2021-03-05
林靜君談心室
陪伴老人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自己的父母!曉芬媽媽已經80幾歲了,她想要多陪伴媽媽一些,但媽媽愈老愈愛碎念,對她無所不嫌,開口總能恰好戳到她痛處,兩人相聚常不歡而散,這又讓曉芬自責。儘管自己也年過半百,想到要與媽媽相處,仍讓她焦慮不已。
閱讀更多
2020-12-31
李承柱
在梨泰院街頭遊蕩,只為了能稍稍喘口氣的人群中,我大概是其中唯一已婚的「阿桑」,圓圓的臉配上矮小的身材,任誰看都會覺得只是一個普通的阿姨。至於身邊那位還耐著性子陪我遊蕩的人,正是我的朋友。這時,她忽然問了我一個問題:「欸,一定要結婚嗎?」
閱讀更多
2020-12-17
大塚宣夫
對彼此的依賴,就是最大的敵人。即便是關係再好的親子也是如此,因為是親子才特別困難。但是,如果是別人的話就能接受。因為,只要不是自己的父母,就可以平靜地接受對方逐漸衰敗的模樣,也能不被情緒左右,確實地做好看護工作。正因如此,我才推薦讓他人來參與照護。倒不如說,加入一個第三者做為緩衝,絕對會比較好。
閱讀更多
2020-11-22
賴佩霞
關於這一點,我也常常提醒自己:如果別人沒有惡意,就不該給對方冷酷的語氣或臉色。特別是針對自己家人,很多時候他們根本不是來找碴,是來聊天......
閱讀更多
2020-07-16
片田珠美
一直覺得自己不被父母所愛的「冷落兒」,只要一被父母拜託在經濟上給予幫助,就很容易覺得「自己被需要了」而答應。這是因為,他們想被父母喜愛,想要被認可,這樣的渴望比旁人要高,因此容易被父母乘虛而入─這是非常需要注意的。
閱讀更多
2020-05-13
楊雅馨
老化最大危機就是失智,其中最能延緩失智的可控因素為「控制聽覺損失」。二○一七年內政部統計顯示,台灣老年聽障人口逾九萬,占整體聽障人口的近八成。
閱讀更多
2020-03-14
小虎文
很多人問要存多少退休金才夠,我們覺得這不是問題,有兩千萬未必比有兩百萬快樂。我們也很少出國大玩特玩,因為生活是每天住得舒服比較重要,旅遊只是生活的點綴。 」
閱讀更多
2020-03-11
腦內探險隊
有哪些是我們已經很習慣,而且經常發生的認知扭曲呢?包括隨便把事情想得很誇張、將事情災難化、個人化、批判他人等等,你的想法是屬於哪一種類型呢?
閱讀更多
2020-03-11
腦內探險隊
情緒日記可以幫助每個人練習了解自己的想法與情緒,並將這些化作語言,也讓我們有機會發現過去未曾察覺的錯誤行為模式。適當地為這些深藏在內心、雜亂無章的情緒命名,那就是解決心理問題的第一步。
閱讀更多
4/ 7
第 4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