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小虎文
已故導演齊柏林的兒子齊廷洹,近日受邀到苗栗縣立圖書館演講,卻收到承辦人誤傳簡訊,指他「靠老爸的餘蔭就能吃一輩子」,讓他當場退還費用離場,事件引發各界熱議。對此,繼承殯葬名人冬瓜事業的郭憲鴻(小冬瓜)也隔空聲援,發文表示「這樣算起來,我也是靠爸」。小冬瓜表示,當年爸爸對他說,「我知道做殯葬什麼都帶不走,只能在我有能力的時候,為你多鋪一點路,你才不會像我小時候過得這麼辛苦」,這是來自父親在人生最後給他的祝福。他坦言,10多年過去,至今依然承蒙許多父親當年種下善果的庇蔭,但「庇蔭像柴火」,隨時間流逝也會消逝。他強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與修練,絕不可能遊手好閒、不作為就能承接。他說,如果能將庇蔭的光環發揮影響力,照顧好自己、又幫助到旁人,讓環境因為這份善意而變得更好,「靠爸又怎麼了?」《幸福熟齡》曾在2023年採訪郭憲鴻,他提到父親驟逝時匆促接手公司、遵循遺志,經歷非常痛苦的5年,他將面對至親驟逝的痛苦、在外界期待中尋找自我,以及紀錄送行現場的心得體悟寫下,作為向父親致敬的一封「情書」。面對外界的「靠爸」看法,他究竟是怎麼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原文刊載於2023/12/18,更新時間為2024/10/17)
閱讀更多
2024-10-08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王教授出身在經濟拮据的家庭,童年時經歷許多艱辛,當她成為母親後,便想把自己所沒有的一切都給予兒女,甚至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也難以拒絕。然而這樣的養育方式,卻逐漸讓兒女變得依賴,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成了大家口中的「媽寶」。在外作育英才無數的她,回家卻成了失敗的媽媽,究竟如何平衡對孩子的愛與放手,既不養出媽寶,也不成為寶媽呢?
閱讀更多
2024-09-13
郭美懿
66歲的J先生是傳產公司的老闆,他年輕時辛勤創業,因為工作繁忙常睡在工廠,假日也鞠躬盡瘁,幾乎沒有自己的休閒時間與興趣。隨著公司營運逐漸步上軌道,他開始將工作移交給幹部處理,想好好享清福。沒想到空閒時間變多,自己卻沒有生活嗜好,加上體力也退化,他開始出現焦慮、心慌、失眠、頭痛、腸胃不適等症狀,就醫後被診斷為「焦慮症」。醫師除了給他藥物治療,也安排J先生接受個別心理治療,鼓勵他培養唱歌、旅遊等興趣,尋找生活樂趣,並提醒子女多陪伴父親,J先生的焦慮及失眠症狀逐漸獲得改善。
閱讀更多
2024-09-11
陳志恆
每天早上送孩子出門上學,都是一場混戰。 某天早上,眼看一切順利,就要成功把女兒帶出門了。正等著女兒穿上襪子時,她突然盯著門上被磁鐵吸著的照片,開始一張一張地拿下來。 我見她慢條斯理地整理那些照片,想用她的方式重新擺放上去。我心裡有些不耐,頻頻催促著:「快點放回去,穿好襪子和鞋子,我們要出門了!」 女兒很專注,彷彿沒聽見,繼續她手裡的動作。我一股火上來,準備再加點力道催促時,腦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她還是個孩子!」
閱讀更多
2024-09-05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父母是孩子在成長時期的最重要支持系統之一,許多人習慣用「負向語言」來試圖激勵孩子:「這麼簡單的事都不會做?」、「這有什麼好哭的,丟臉!」或許這只是表達父母的期待、或希望孩子做得更好的期許,但這些由父母帶給孩子的想法,會慢慢變成他們自己的信念價值,然後逐漸成為這樣負向對待自己的大人。
閱讀更多
2024-08-28
千里淳風
所謂的「壞運」,它的本質就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被餵食了太多負面思想,最後導致不良習慣、不良行為,終至不良人生。
閱讀更多
2024-08-28
千里淳風
我們常聽到的「轉念」,就是一種內心能量的轉換。將已經存在,不時跳躍出來的負面念頭,轉化成另一種比較平靜的思維。簡單來說,負面情緒一旦出現了,它就已經存在,不可能假裝沒這回事。我們需要努力的,並不是去否定它,而是去轉化它。
閱讀更多
2024-08-19
林暐鈞
每一個人面對親人離世時,都有不同的悼念方式,你以為的怪異,也許只是他消化悲傷的儀式。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郭慧娟說,「有一位死亡咖啡館學員的父親過世後,每晚照樣打電話給父親。」話筒另一端不再有回音,但愛仍延續,「家人叫她別再打導致她憂鬱症,後來我們一起陪她打,走過低潮,她還出書幫助走不出喪親痛苦的人!」現年60歲的郭慧娟,是台灣「死亡咖啡館」的創辦人,10年來透過咖啡館推廣生死教育,影響逾5萬人,以「擺渡人」之姿助人脫離心痛、邁向下階段人生,「只要上天願意給我更多時間、金錢、體力、智慧,我都願意做。」
閱讀更多
2024-08-05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編按:收藏玩具、公仔是許多人從小到大的興趣,對岸卻有一名熱中收藏二次元模型的人夫,因老婆無法接受這個興趣,婚後爭執不斷。日前太太竟聯合雙方父母,無預警衝進家中把滿屋模型全部摧毀,妻子更斥責「都這麼大人了,還玩二次元,沒出息!」男方爸爸甚至把模型從盒中取出,使勁踩爛,男子只能無奈看著事件發生,並將收藏品「遺照」po網悼念。這讓人聯想起2年前,台灣也曾發生太太把先生的「哥吉拉」公仔隨手送給親戚小孩,引爆丈夫怒火、雙方鬧到離婚的「哥吉拉事件」。當時作家藤井樹曾發文奧援,表示自己高二時,收藏多年的漫畫被媽媽一夕丟光,因此跟媽媽冷戰2年。而藝人黃豪平也表示,小時候蒐集的錄影帶曾被爸爸隨手拿出一卷送親戚小孩,事隔多年仍難以忘懷。玩具、模型、公仔、漫畫書等物件,不過就是童年的玩物、小孩子的東西,有需要這麼生氣,甚至引爆家庭革命嗎?其實從心理層面來說,被摧毀踐踏的,絕不只是物質上的意義……
閱讀更多
2024-07-10
今周學堂
霸氣的中年男子在外事業有成,但回到家中,婚姻陷入危機,親子關係緊繃,這似乎也是許多家庭的縮影,有時是太太事業有成,有時是夫妻都有高社經地位,有時候,夫妻都為了家庭付出了全部的自己,但是愛卻卡住無法連結和流動⋯⋯
閱讀更多
3/ 29
第 3頁,共 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