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
王不煩
張愛玲說過:「人到中年,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你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你的人,卻沒有你可以依靠的人。於是,中年人學會了偽裝,偽裝自己很堅強,假裝一切都很順利。」我們總是裝作若無其事地工作、生活,仿佛日子就是這麼平靜,歲月如此靜好,但其實我們知道,這就是我們給自己的一份體面。可是真相呢?有時候你看見一個人正在沉穩地開車,但也許他腦海裡想的是生活艱難。有時候你看見一個人笑得很甜,說話很溫柔,但其實她的內心早就崩潰。
閱讀更多
2023-08-30
商沛宇
「促進社會聯繫」是人們在經歷重大變故後,增進心理調適的重要原則。在面臨壓力時,生理的抗壓機制會促使我們與其他人建立連結,無論是分享、尋求協助和支持或幫助他人,都能增強我們面對壓力的心理韌性,有益於提升身心健康。
閱讀更多
2023-08-30
唐婧
我們常常以為,「控制」應該是強硬的、粗暴的,然而,原生家庭中有一種控制模式非常獨特,甚至讓人難以 覺察 ,但其威力卻毫不遜色,它就是「軟控制」─父母(或撫養者)用溫柔、充滿愛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控制,孩子如果不服從,就會深受內疚的折磨。很多時候,甚至孩子自己也認同了父母的控制,即使非常痛苦,也會勉強自己去實現父母的意願。
閱讀更多
2023-08-17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編按:面板大廠群創光電爆出員工桃色糾紛,一名已婚處長在社群軟體自爆長期婚外情,明知對方「用身體換資訊」仍劈腿3女,外遇對象包括公司供應商、客戶,其中更有兩位是已婚人妻。消息一出後在社群平台迅速擴散,更有男方前主管出面爆料,傳出疑似婚外情曝光後,正宮氣憤難平,用他的帳號發文報復。然而,面對另一半外遇,「大老婆的反擊」、「婦仇者」、「玉石俱焚」或許大快人心,但真的值得嗎?當自己是被辜負的一方,如果不愛了,是不是就不會受傷了?
閱讀更多
2023-08-08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在小孩的教養和管教上,每個時代都有不同觀念,兩代教養方式常常存在著明顯差異,在小孩管教的界線上如何尋求平衡,則變得更具挑戰性。婆婆跟媳婦該如何融合彼此觀念?又要如何建立個人界線來維持和諧的家庭關係呢?
閱讀更多
2023-08-04
商沛宇
剛步入而立之年的小芬來到癌症醫院的心理諮詢門診掛號。初次見面,她便明確地表達出需求:「我想知道,要怎麼讓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爸爸擺脫消沉的意志,變得積極、樂觀?」小芬的爸爸多年前罹患癌症,幸運的是在手術完成後,只需要固定回醫院追蹤即可,其他方面一切如常。爸爸也把康復後的生活安排得豐富而精采,完全不需要家人操心。
閱讀更多
2023-08-03
商沛宇
在安寧病房工作時,護理站常接到民眾來電請教關於安寧療護的疑難雜症。有一次,護理師接到安寧門診病人的太太打電話來,表示對於醫師在看診過程中,沒有將病人腫瘤傷口處的包紮拆開來檢查感到很不滿。在電話中,她怒氣沖沖地質問:「就算你們認為我先生是末期,也應該要看看還有沒有什麼辦法幫他把傷口顧得更好吧?」儘管醫師已向太太解釋將包紮好的腫瘤傷口拆開檢查並非必要,她仍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
閱讀更多
2023-07-14
林暐鈞
「一個人的最迷人之處,在於像山一樣的宏偉胸襟,還有像海洋般的深不可測。」這是知名作家彭樹君的話。她有一把溫柔的嗓音,句句蘊含生命歷練的寬廣與知性,若是在夜晚聆聽,那就是失眠患者的救星,彷彿一天的壓力都隨之釋放,即便是不同特質的人,也能在她的言語中得到安慰。這樣的人,甚迷人。
閱讀更多
2023-07-11
趙閎毅
據衛福部111 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十大癌症死因中,胰臟癌排名第7,胰臟癌死亡人數 2,769 人,較110年上升4.1%,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 11.9人,也比上一年度上升4.8%。若與 101 年比較,短短10年間,胰臟癌死亡人數及死亡率分別上升 67.1%及 66.8%,順位由第9位上升至第7位。胰臟癌有「沉默的隱形殺手」之稱,初期通常沒有症狀,患者自身難以 覺察 異常,即使出現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道不適而忽略。資深藝人巴戈於2021年9月罹患胰臟癌,發現時已是末期,隔年2月因胰臟癌病逝,享壽67歲,從發現到癌逝僅短短半年。這幾年不少名人死於胰臟癌,包括前駐泰國大使李應元、國民黨議員唐慧琳、金鐘最佳男配角張國棟、體育主播傅達仁、資深名嘴劉駿耀等人,都因胰臟癌病逝。
閱讀更多
2023-07-06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婆媳關係是一個家庭中最特殊,又牽扯涉廣的關係狀態,我們鮮少接收到比較正向的婆媳關係,通常聽到的是媳婦需要咬牙忍耐、披荊斬棘、調整自己才能在嫁入的婆家裡生存下去。當媳婦經歷諸多苦難,終於「熬」成婆時,那些內在酸甜苦辣、心裡的傷好像就突然可以有一個出口了!
閱讀更多
7/ 29
第 7頁,共 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