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記者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50多張台積電「全淨賺來的!」他靠1心訣抱股25年,200萬變4億元…同事:幹嘛還來上班?

tCol 2024-10-05

中時新聞網 記者楊文琪

50多張台積電「全淨賺來的!」他靠1心訣抱股25年,200萬變4億元…同事:幹嘛還來上班?

股市散戶能致富嗎?林先生投資台股長達30年,在他進場25年時,包括手中持股和從股市獲利買的雙北八間房子,合計至少淨賺4億元,而他當初投入的資金是200萬,獲利多達200倍。

閱讀更多

清大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追日仿燭照明緩解失眠

tCol 2024-10-04

聯合報/ 記者 黃羿馨 /新竹即時報導

清大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追日仿燭照明緩解失眠

清華大學材料系特聘教授周卓煇團隊研發「追日仿燭」智慧節律照明,經5年臨床實驗證實緩解失眠及憂鬱症狀,該研究也經臨床前期研究證實,可助精神患者康復,成果更獲「大腦與行為」國際期刊刊登。周卓煇今天發表成果,期許推廣到各大醫療院所。

閱讀更多

麻糬吃不完「冷藏變硬」好困擾…營養師揭「正確保存秘訣」顛覆常識:口感就像剛買回來

tCol 2024-09-28

聯合報 記者江良誠

麻糬吃不完「冷藏變硬」好困擾…營養師揭「正確保存秘訣」顛覆常識:口感就像剛買回來

南投縣有民眾購買草屯鎮知名手工麻糬,沒吃完的麻糬放冰箱冷藏,沒想到隔天麻糬變得硬梆梆,難以下嚥,直呼可惜。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透露保存技巧,麻糬可以放在冰箱存放,但要訣是「冷凍」而非「冷藏」,才可維持Q彈好口感。

閱讀更多

八旬嬤罹退化性關節炎,膝蓋卡卡「連起身都痛」…1新型手術讓她隔天就下床:終於能出門追孫

tCol 2024-09-20

郭美懿整理

八旬嬤罹退化性關節炎,膝蓋卡卡「連起身都痛」…1新型手術讓她隔天就下床:終於能出門追孫

80多歲的林阿嬤長年飽受退化性關節炎困擾,特別是右膝近期每況愈下,頻繁莫名疼痛與反覆腫脹,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連上下樓梯或從椅子上起身都痛苦難耐,外出得靠輪椅代步,甚至連獨自步行一小段路都無法完成,因為擔心麻煩家人,林阿嬤盡可能減少外出活動,自我封閉讓心情鬱悶,直到半年前置換人工關節後,一切才迎來希望。

閱讀更多

江蕙證實罹癌化療!瞞病9年挺過肺栓塞、大出血…走過生死決定為歌迷、自己而唱:人生只有一次

tCol 2024-09-10

郭美懿整理

江蕙證實罹癌化療!瞞病9年挺過肺栓塞、大出血…走過生死決定為歌迷、自己而唱:人生只有一次

台語歌后江蕙日前確定將登國慶舞台開唱,不料她今(9/10)日突拋罹癌震撼彈,透露2015年演唱會前夕,「身體發現極大的變化」,檢查後確認罹患癌症,幾乎以醫院為家。在反覆開刀與化療過程中,一度面臨大出血、肺栓塞等生死關頭,幸而如今康復,以「健康的江蕙」重新出發!她也表示,知道自己回歸舞台,恐引發外界聲音,但經歷過下一秒不知是生、是死的生死關頭,以及新冠疫情帶給全球的震撼與遺憾,她看待事情就更加通透!「那所謂的『聲音』,已不在乎、也不再重要了。」江蕙說,人生苦短,應該好好把握當下做自己,她要重拾麥克風站上舞台,為歌迷而唱、也為自己而唱!

閱讀更多

一位母親痛訴「想帶罕病兒尋死」…台灣催生亞洲首部病主法,為何叫好不叫座?幕後推手楊玉欣這麼看

tCol 2024-08-26

黃靖文

一位母親痛訴「想帶罕病兒尋死」…台灣催生亞洲首部病主法,為何叫好不叫座?幕後推手楊玉欣這麼看

「多數病患恐懼的不是死亡,是未來會怎麼活著!」全台首位罕病立委、現任基隆市社會處處長楊玉欣,她同時也是亞洲首部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推手。19歲那年楊玉欣突然跌倒爬不起來,緊急就醫才發現罹患罕見疾病「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身體的癱瘓處會逐漸從遠端肌肉向內擴散,且無藥可醫。罹患罕病,讓楊玉欣比一般人更早體悟到生死,她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病人」,無常隨時會降臨。

閱讀更多

人體臨床試驗存活率60%  成果登國際期刊  亞洲首見氣管移植術  台大醫助青年重生

tCol 2024-08-21

馬揚異

人體臨床試驗存活率60% 成果登國際期刊 亞洲首見氣管移植術 台大醫助青年重生

編按:台大醫院週三(8/21)召開 記者 會,宣告醫界重大氣管創傷新突破!日前一名24歲男子颱風天出勤工作,遭路邊掉落電線繞頸,引發頸部重大外傷、氣管嚴重破損,生命垂危。所幸,經多所醫院搶救、台大氣管移植團隊利用主動脈組織工程技術體系接力救命,讓該男子奇蹟生還!由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陳晉興教授領導的氣管移植團隊,於2017年成立,受國科會支持補助,也與法國氣管權威馬丁那教授(Emmanuel martinod)團隊交流合作,歷經無數基礎研究、數十例成功動物實驗,終於獲得衛福部核准執行人體臨床試驗共5例,其中3例成功獲救,包含亞洲第一例成功案例以及該名24歲男子,其他案例也重獲新生存活超過3年。陳晉興在 記者 會中提到,希望未來氣管移植或重建手術能成為台灣常規醫療、納入健保給付,也能成為國際上的醫療幫助,台大醫院氣管移植團隊也持續努力在該領域深耕,期盼從基因改造(人工合成主動脈)、其他動物等異種移植來為相關病患增加移植資源,提升每一個病患存活率,為國人醫療福祉持續努力。

閱讀更多

在生命的終點,癌末作曲家完成人生中最盛大的一次演出:我們都該積極面對死亡,用儀式調適失去的痛苦

tCol 2024-08-14

麥克‧諾頓

在生命的終點,癌末作曲家完成人生中最盛大的一次演出:我們都該積極面對死亡,用儀式調適失去的痛苦

法國歷史學家菲利浦‧阿里埃斯(Philippe Ariè)將二十世紀稱為「禁忌死亡」的年代,他指出現代社會的做法會對當事者隱匿自己即將離世的事實,導致他們的親人也開始壓抑自己的情感反應。人類的本能往往是避開對死亡的思考,保護人們免於面對失去的痛苦,盡快忘記並繼續生活。

閱讀更多

「三明治世代」壓力大!衛福部3次免費心理諮商8月起「15至45歲適用」:如何申請、條件一次看

tCol 2024-07-21

黃明惠 整理

「三明治世代」壓力大!衛福部3次免費心理諮商8月起「15至45歲適用」:如何申請、條件一次看

衛福部繼去(2023)年針對15至30歲年輕朋友,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後,再推出「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將適用年齡層向上延伸至45歲,盼能給予青壯世代更多心理支持與陪伴,而中央各部會也會持續結合地方政府及民間力量,共同促進全民心理健康。「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3次免費心理諮商機會,推出時短短一個月就近乎額滿,顯示政策「投對藥」;今年8月1日起上路的「15到44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預計投入3.36億元,同樣提供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期限至明年12月31日。哪些機構可申請免費心理諮商?符合什麼條件可以申請?8大QA提供民眾參考。

閱讀更多

享受樂活人生,從老後斷捨離開始!暢銷作家連自己的書都丟,楊賢英:你的光輝、回憶,子女不會懂

tCol 2024-07-15

黃靖文

享受樂活人生,從老後斷捨離開始!暢銷作家連自己的書都丟,楊賢英:你的光輝、回憶,子女不會懂

靠著紙藤專業、居家收納絕活,寫了好幾本暢銷書的作家楊賢英,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後,對人生有了不同體悟。今年跨過70歲關卡,她不斷思考自己該如何面對老後、甚至離世的情境。「假如我離開了,你希望我留給你什麼?」楊賢英有次不經意的問起了女兒這個問題。她轉述,女兒稍微思索後直截了當地說:「大概是錢和房子吧。」楊賢英一時有些難過,但她很快回想起過去自己送走父母、婆婆的情境。開始感謝起自己能和女兒直言不諱探討生死議題。楊賢英說,我母親離世後留下一箱相冊,我放了5年不敢整理,鼓起勇氣翻開後我才發現,裡頭的人我都不認識,原來「父母珍視的回憶,不等於子女的回憶」。這幾年,她開始丟棄家中不需要物品,從照片、藏書,甚至是她出版的書籍。楊賢英說,做到斷捨離很簡單,「這就是一輛貨車就能解決的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