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
鄭秋豫
沒有文獻、書籍告訴我,怎樣照顧一個心智漸失、不發一語的親人,不再言語的伏波,關上了心靈的窗戶。
閱讀更多
2024-03-22
林靜君談心室
再好的事情,都有光明與黑暗兩面。你的蜜糖,是她的毒藥,每個人的期待、觀點、信念可能完全相反,要在團體裡取得每個人絕對地滿意,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本來比較迎合傾向討好性格的人,要特別注意別陷入「要討每個人喜愛」的陷阱。
閱讀更多
2024-03-17
蔡宇哲, 蔡佳璇
對於那些非常認真工作的人。如果不適時對他每天大量的腦力消耗做些調整,很容易會出現睡眠或身心相關的困擾。在這裡,「腦力消耗」指的是跟思考、規劃、計算、記憶等相關的認知運作,並不涉及情緒相關。常見的開會討論、學校學習、讀資料、寫報告,都是屬於腦力消耗的範疇。
閱讀更多
2024-01-17
詹慶齡
幾位同輩友人,近年生活出現了類似的變化,例如:行程表不約而同多了個固定造訪的場所-安養中心。
閱讀更多
2024-01-10
NOW健康
42歲鄒先生是一位配音員,從大學時期就保持健康飲食與運動的習慣,每天至少仰臥起坐和伏地挺身各100下。看似健康如鋼鐵人的他,卻在40歲這年有了巨大的改變——為了減重3公斤增加運動量,結果引發嚴重低血糖,甚至低至27mg/dL(臨床顯著低血糖:<54mg/dL,血糖 警戒 值:70mg/dL),就醫確診為長在胰臟上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住院長達1年,天天注射高劑量葡萄糖,直到年初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恢復正常血糖與縮小腫瘤,才終於順利出院,回歸以前積極的生活狀態。
閱讀更多
2023-10-25
何柔嫺
過往傳統的失智照護中心,為了謹慎照顧、避免走失,通常會採取最低風險-對失智症患者採用「把門關上」的照護方式。但這個日照中心卻推倒了高牆,他們為何而做?又如何做到?
閱讀更多
2023-10-12
偉文隨筆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虎頭蜂一到秋天脾氣就很差、很暴躁,偏偏秋高氣爽,是最適合健行踏青的時候,每年台灣都有不少人被虎頭蜂蜇而過敏死亡,因此虎頭蜂也可列為台灣野外最危險最致命的生物。這些被攻擊的健行者並非跑到偏僻的密林,往往就是在規劃好的步道上,以為這條路經常在走,之前也常常看到虎頭蜂飛來飛去,都沒事,就忽略了牠們的警告,所以就被攻擊了。平常牠們 警戒 範圍是蜂巢附近十來公尺,到了秋天範圍有時候會擴大到四、五十公尺呢!
閱讀更多
2023-08-25
商沛宇
動筆時,腦海浮現出的第一個概念,是這幾年台灣臨床心理學界在推廣心理健康觀念時,最耳熟能詳的「安、靜、能、繫、望」五字訣,這也是我在工作上與病人、家屬互動的基礎。書裡的每一則故事雖然各自有強調的重點與主軸,但核心仍圍繞著這五個原則,只是依據不同的臨床情境來延伸和運用。
閱讀更多
2023-05-26
稻村悠
作者曾是日本警視廳公安搜查官。回歸民間後,他將畢生習得用來引導珍貴情報的技巧,實際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如何識人心機,並與他人構築強烈的信任關係。
閱讀更多
2023-03-26
洪慧如 整理
脂肪肝是現代人最常見的肝臟疾病,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日前於臉書上分享,一個他親眼所見「消除脂肪肝」的驚人案例。一位一年前還患有中度脂肪肝的60多歲婦人,一年後再回來做超音波,肝臟竟完全正常,脂肪肝消失了,不但如此,體重這一年也減下快10公斤,她是怎麼做到的?
閱讀更多
1/ 11
第 1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