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財務狀況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02

房貸選利率最低的,不一定正確!真正的內行人,懂得看「總費用年百分率」,遠離沉重的經濟負擔

tCol 2025-02-27

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

房貸選利率最低的,不一定正確!真正的內行人,懂得看「總費用年百分率」,遠離沉重的經濟負擔

一般人選擇房貸,為了節省貸款利息,通常會選利率最低的方案。但這樣的思維,其實不一定正確。首先,市面上很多房貸方案為二段式利率,優惠期間用超低利率吸引你,期滿之後就回調,甚至調到比正常利率還高,導致整體利息平均起來並沒有比較划算。

閱讀更多

勞退自提 vs 不自提?1~6%自提多少最有保障?勞保達人張秘書優缺點一次解析

tCol 2025-02-26

蔡佳伶整理

勞退自提 vs 不自提?1~6%自提多少最有保障?勞保達人張秘書優缺點一次解析

勞工打拼大半輩子,最怕退休時領到的退休金不足以負擔老年生活,因此除了具有強迫保險性質的「勞保老年年金」、雇主幫員工提繳6%的「勞退新制退休金」之外,也能依個人意願提繳薪資1~6%到「勞退新制專戶」中,放大退休金累積效益。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筆錢與其交由政府代操,不如自己拿去買0050、0056,究竟「勞退」該不該自提、該自提多少最有利?也成為許多勞工心中的大哉問。對此,勞保達人張秘書在《勞工朋友的秘書~張秘書》頻道,為大家解答自提優缺點,1~6%自提多少最有保障?收入高低會影響自提比例嗎?帶你一次看懂!

閱讀更多

今年我們約定好要結婚!他卻說不是他要的:我一想到有小孩、一輩子跟同一個人在一起就感到窒息

tCol 2025-01-25

黃山料

今年我們約定好要結婚!他卻說不是他要的:我一想到有小孩、一輩子跟同一個人在一起就感到窒息

你身邊有誰,看似是你在選擇,但事實上,一切早已「命中註定」,因為你的磁場,吸引了與你契合的人,你們就註定要「陪彼此一段」,直到你的磁場改變為止。

閱讀更多

活到中年「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5個英年早逝朋友的啟示:人生50才開始「之前只不過是彩排」

tCol 2025-01-21

奇普.康利

活到中年「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5個英年早逝朋友的啟示:人生50才開始「之前只不過是彩排」

編按:全球首家中年智慧學校創辦人暨史丹佛大學長壽中心顧問,精華集結成為《中年的選擇》。要如何愈老愈快樂?該如何看待40歲、50歲、60歲各階段,物質、情感、心智、職業的轉變?重新想像未來的樣貌,事先準備,不只變老,而是變得更好。《中年的選擇》作者奇普.康利是無數年輕創業家、藝術家、政治人物與運動員的導師,《舊金山商業時報》譽為「灣區最有創新力的執行長」。曾在四十多歲時面臨健康亮起紅燈、事業低潮、伴侶分手、摯友離世,50歲後重新找回方向。他有感於中年人需要規畫新的人生方向,卻沒有足夠資源,在2018年創立全球第一家中年智慧學校,至今有來自四十多個國家的數千名學員,年齡範圍從28歲到88歲,希望找到新目標。

閱讀更多

我適合斜槓嗎?3大重點教你審視自身狀況!希望對你有幫助

tCol 2025-01-15

亨利溫

我適合斜槓嗎?3大重點教你審視自身狀況!希望對你有幫助

深入了解兩大類型的斜槓收入模式後,接下來我想和你分享,我們該如何評估,現在的自己適合選擇哪一種模式,並開始斜槓。往下,我會建議你循序漸進地按照這3點去思考。

閱讀更多

他45歲提早退休,親身實踐「4%法則」20年資產不減反增!退休理財2原則:活到老、玩到老

tCol 2025-01-10

老黑(田臨斌)

他45歲提早退休,親身實踐「4%法則」20年資產不減反增!退休理財2原則:活到老、玩到老

編按:老黑,台灣第1代的FIRE實踐家,45歲退休,至今屆滿20年。老黑分享親身實踐「4%法則」20年感想。

閱讀更多

工作40年攢1500萬存款,退休才6年竟見底!他42歲提早樂退提建言:3件事千萬不能做

tCol 2025-01-02

樂透人生─吳家揚

工作40年攢1500萬存款,退休才6年竟見底!他42歲提早樂退提建言:3件事千萬不能做

編按:許多人夢想退休生活,也早早儲備退休金,但意外的支出卻可能打壞你全盤計畫!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東京一名71歲老翁,過去曾擔任一家中小企業高階主管,他熬了40年、在65歲退休,存了超過7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462萬元),每月還有25萬日圓(約新台幣5.2萬元)年金可領。為了犒賞自己,他帶著太太搭商務艙、住高級飯店旅行,外食頻率也增加,每次跟親友聚會更是大方請客,讓存款大幅縮水。但6年後,他的高齡老母突然病倒,長照費用與居家照護所需要的房屋修繕,又花了數百萬日圓。沒想到,晚婚的兒子突然迎來生子喜訊,升格爺爺的他不但給了一筆祝賀金,還資助兒子一家換房。原本充裕的存款就在6年內瞬間見底,剩不到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9萬元),讓老翁後悔不已。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在台灣也時有所聞,理財專家認為,給辛苦工作的自己一些獎勵並非壞事,但必須「適可而止」,更要慎防周邊的人有意無意的財務倚賴。特別是退休後,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支出,因此必須制訂「周全的財務計畫」。但,究竟何謂周全的計畫呢?作者吳家揚從高中開始接觸股市,因為工作和投資安排得當,37歲財富自由,42歲開始享受退休樂透人生。他又是怎麼規劃的?

閱讀更多

現金、定存、銀行存款,長期最危險!建議準備六個月到一年的現金需求量,剩下投資這2個

tCol 2024-12-02

周冠男

現金、定存、銀行存款,長期最危險!建議準備六個月到一年的現金需求量,剩下投資這2個

理財是主動的,要理解自己的 財務狀況 與風險承受能力,積極擬定支出計畫及投資目標與策略。理財規劃主要的工作是資本配置,決定將資金配置在無風險資產及有風險資產的比例,並在合法範圍內,盡量將稅負降到最低。無風險資產包含現金、定存、銀行存款及美國國庫券,有風險資產包含有風險的固定收益證券(即債券)、股票及房地產。債券有國內外長短期國家債券及公司債券,股票則有國內外公司的股票。

閱讀更多

理財,是伴隨一生重大工程!人生4階段財富規劃,實現資產最大化,為自己與家人創造安心生活

tCol 2024-10-30

且慢基金投資研究所

理財,是伴隨一生重大工程!人生4階段財富規劃,實現資產最大化,為自己與家人創造安心生活

對大多數人來說,理財是伴隨一生的重大工程。在人的一生中,消費是相對穩定且貫穿始終的,但在不同時期,因為受到不同 財務狀況 、生活重心的影響,收入與支出通常是會有較大波動的。因此,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理應要有不同的理財規劃。從單身到成家立業再到退休養老,每個時期的財務規劃,都需要根據個人或家庭的不同特點,結合當時的收入和開支,合理分配消費、儲蓄及投資資金,這樣才能既保證生活需要,又可使節餘的資金有效保值、增值。

閱讀更多

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