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7
風傳媒 / 陳安琪、林彥呈
全球金融業從疫情爆發以來,普遍節衣縮食,既不配息也不買回庫藏股。對照之下,台灣金融業仍然穩健配息,顯然成為特例。我們專訪本業擔任IT工程師的投資人大俠武林0050,他主張,長期持有兆豐金,把股息再投資,是台灣散戶長期在市場勝出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專訪整理:
閱讀更多
2020-12-23
黃健誠
對於人壽保險金是否為遺產的認定,將成為影響受益人是否要繳納遺產稅的關鍵,因此父母要是希望藉由規劃保單,將財產留給子女,要保人及被保險人若都為同一人,該保單可依法免課遺產稅;不過,專家對此指出,此種以保單避稅的方式,還需「指定受益人」,及考量國稅局「實質課稅原則」的8大樣態。
閱讀更多
2020-11-25
王姵文(黑媽)
從衣食無缺到提款要找能領百元鈔的提款機;從豪華轎車接送到需要抉擇該給機車加油,還是買飯給自己吃;若不是親身經歷,我不會相信富裕與貧窮只有一線之隔。
閱讀更多
2020-11-17
林暐鈞
「因為疫情的出現,耽誤了大家,卻也凝聚了大家!」中華普洱茶交流協會理事長許怡先感性地說,他能理解生命的無常,所以珍惜每分每秒,認真投入興趣、過好生活,因此趁著出版新書《跟著老廠長喝茶去》,在上周末(11/14)於大稻埕的新芳春茶行,舉辦了這場以普洱茶品味收藏為題的茶會。在他的號召下,茶會來了不少愛茶的政商、藝文界名人,包括 財政部 前次長楊子江,富邦媒獨立董事王傑、前萬泰銀行董事長盧正昕,「投資銀行教父」宋學仁、永豐金總經理朱士廷、金融投資家蔡致中、《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海悅廣告總座王俊傑。另外,藝術品收藏家楊思勝醫師、清翫雅集前會長何國慶、藝術圖書集團董事長何恭上、藝術拍賣官陸潔民、紅酒專家前大法官陳新民,也都前來共襄盛舉。
閱讀更多
2020-10-06
好險網 / 李瑞瑾
父母離世後將財產移轉子女必須注意稅務制度,如果未釐清免稅額規範,很有可能被要求補稅甚至罰款。一位父親分別贈予2名子女一人200萬元財產,想說一年有220萬元贈與免稅額(編按:從2022年起為244萬元),但卻還是被國稅局課18萬元贈與稅。原來是因為每年220萬元的贈與免稅額度,是以「贈與人」送出去的錢做計算,而非每一位「受贈人」收到的錢分別計算。
閱讀更多
2020-05-19
鄭惠方(艾蜜莉會計師)
每年5月你收到稅單會不會心痛?你會不會想要少繳點稅?多數人年年心痛、年年疑惑,但是從不採取行動。本文解決你陳年的「痛」和「疑慮」,讓你知道個人所得稅制是怎麼一回事,也讓你知道如何合法正確的節稅!
閱讀更多
2020-05-19
鄭惠方(艾蜜莉會計師)
一般情況下繼承不動產所要繳的稅只有遺產稅,因繼承而移轉的土地免徵土地增值稅。因繼承取得後再出售不動產的所得稅課稅規定也與購買或受贈取得再出售有所不同。
閱讀更多
2020-05-07
李偉文
隨手翻閱一本過期雜誌,看到一位著名社會評論家在文章中說「台灣的離婚率是世界第二高」,嚇了一跳。感覺周遭雖然有離婚的朋友,但好像不太多,不知道該統計是哪一年的或以哪個年齡層為對象。
閱讀更多
2020-03-19
好險網 / 杜胤廣
在大陸治療COVID-19(武漢肺炎),若是重症得靠葉克膜救治,就得花上112.9萬人民幣!但輕症患者住進加護病房到出院,也可能要花費20萬元人民幣,這些費用都還不包含醫護人員的防護服。而在台灣,若沒有商業保險支撐,也會讓人損失慘重。
閱讀更多
2019-07-31
常春月刊
近年來,包括歐美、日本和中國等地的報導,有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示,天天喝些適量的咖啡可以防癌,這是因為咖啡中含有綠原酸、咖啡因等特殊成分,這些成分為什麼可以防癌?能預防哪些癌症呢?
閱讀更多
5/ 7
第 5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