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
樂透人生─吳家揚
最近台股慘兮兮,美股迭有翻轉表現,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詢問美股是否可以投資?要不要投入市場,要用什麼工具,投資牽涉到每人個性與口袋深淺,資金的運用考量、風險承受度等,要下手之前,一定是要研究再參酌個人條件下決定。
閱讀更多
2022-10-28
張 Ceci
編按:作者張Ceci在38歲財富自由、提早退休環遊世界,至今已快10年。對於時下流行的存股,張Ceci不以為然,她認為年輕人存股賺股息,其實不一定是最好的投資策略,股利投資10年,還不如穩健的全球股票投資佈局。
閱讀更多
2022-10-12
陳亭均
盧豐華打開「有竹居」紅色大鐵門,背後是他悉心栽培的花園,更是他人生下半場的基地。他退休,卻不想躺平,拎起醫師包,隨時準備繼續為他的病人們「往診」。
閱讀更多
2022-10-07
翁申霖
媒體人陳文茜日前在臉書發文,指稱因中風倒下的袁惟仁「走了」,引發外界譁然,幸經過查證為誤傳,事後陳文茜也修改內容致歉,表示是半夜吃了安眠藥才寫錯內容,證實是虛驚一場。但此事又讓大眾關切起袁惟仁近況,人稱「小胖老師」的袁惟仁從凡人二重唱出道,得過兩次金曲獎,單飛後轉型為音樂製作人,音樂生涯更上層樓,作品《征服》、《離開我》、《夢一場》都傳唱一時。不過他紅遍兩岸三地,2018年在上海因腦溢血倒下,與死神拔河62天後,被送回台北榮總加護病房治療,後返台東老家療養,期間全靠星友每月匯4萬元當看護費和營養金。袁惟仁是否投保相關健康保險不可得知,但名人案例的確給我們省思,如果單靠儲蓄,能夠應付突如其來的醫療支出嗎?(原文刊載於2021/12/21,更新時間為2022/10/7)
閱讀更多
2022-08-18
財經專家 李美虹
一位朋友在56歲時決定離開已經工作了20幾年的公司,提早退休,當時她準備了大約總值將近2千萬元的現金+黃金+股票部位,租屋在台北市區,每月房租+水電費大約是33,000元,還有高齡80幾歲的母親要奉養。
閱讀更多
2022-07-26
綠肥紅瘦
上半年大盤下跌近3400點、市值蒸發近10兆,6月雪崩式大跌1982點,大約占跌幅的六成;七月上旬跌勢不見減緩,甚至一度跌破萬四,為了穩住盤勢與投資人的信心,國安基金決議進場護盤。自今年1月以降,台股明顯進入修正,徹底逆轉去年的多頭漲勢;在股市轉為空頭時,投資人要如何避免因熊市來襲造成退休金縮水?萬一退休金因此縮水又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2-07-22
喬許.布朗/ 布萊恩.波提諾
資本革新公司(Capital Innovations)的創辦人暨首席投資長──麥可.安德希爾,率先開拓許多現在廣為使用的非常規投資組合策略。他10歲開始就到工地當木工、經營社區的除草服務;大學畢業後曾在雷曼兄弟實習,後來更有幸進入全球最大的幾間資產管理公司工作。擅長評估風險與報酬的他要告訴大家:最重要的永遠都是現金流。
閱讀更多
2022-07-22
理查‧菲利
明明知曉指數型基金、ETF的優勢,你也決定採取被動投資,但是卻沒有獲利反而賠錢嗎?被動投資專家理查‧菲利(Richard A. Ferri)依據行為金融學指出,在進行投資的過程中,投資人的心魔才是掌控成功投資的關鍵,唯有奉行約翰.柏格所強調在市場艱困時期「堅持到底」的做法,徹底實行被動投資,才能成功達成投資者的財務目標。
閱讀更多
2022-07-15
理查‧菲利
投資小白都聽過指數化投資產品的好,但若是買了指數型基金、ETF卻用錯投資策略,在市場上積極買進賣出,小心最後可能反而虧大了!《被動投資學》的作者理查‧菲利(Richard A. Ferri)就指出,投資人最能獲利的投資方法,除了選擇約翰.柏格的指數型基金,最重要的是要以固定性被動的 資產配置 ,也就是以買進、持有、再平衡的方式,才能真正用最低成本穩定獲利賺到錢!
閱讀更多
4/ 12
第 4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