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退休規劃

顯示第 617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29

總被老公吼「妳不懂惦惦」!感情磨到稀薄如何過終生?中年想離婚做這3件事讓各自都安好

tCol 2022-01-21

林靜君談心室

總被老公吼「妳不懂惦惦」!感情磨到稀薄如何過終生?中年想離婚做這3件事讓各自都安好

「我開口講話沒三個字,老公就當眾人的面吼:『妳不懂,惦惦啦!』,再不然就是潑冷水或是嘲諷。可是他對外人卻都是客客氣氣,還會跟人家討教,真是氣人。」杜杜這樣說著她與先生的事,這劇本可能妳也不陌生,放眼身邊有這樣困擾的姐妹們並不少。

閱讀更多

面對年老提前做功課!計程車司機給譚艾珍的一堂課:長輩就該打理好自己,讓孩子過自己的生活

tCol 2021-12-30

譚艾珍

面對年老提前做功課!計程車司機給譚艾珍的一堂課:長輩就該打理好自己,讓孩子過自己的生活

敬老票通過捷運閘門、公車感應器的時候,會發出嗶嗶嗶三聲,很多老人說這是「三聲無奈」,我說不是!這哪有無奈呀?這是「三聲福祿壽」,是一種祝福的聲音。

閱讀更多

我們公司員工年齡上限80歲!5個爺爺退休後創業:賺的錢拿來辦自己的葬禮也足夠了

tCol 2021-12-29

福澤喬

我們公司員工年齡上限80歲!5個爺爺退休後創業:賺的錢拿來辦自己的葬禮也足夠了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原本打算撐到公司營收轉黑字再退休的中年上班族們,心想若不趁著這波優退方案拿到一筆退休金,接下來情況會不會變得更糟糕呢?搞不好最後連退休金都拿不到? 只是這群40、50歲的中年大叔們從學校畢業後,就一直在大公司裡工作,優退之後要做什麼?往後,他們的人生還有很長的時間要過,該如何謀生?到底要不要創業?如果沒想清楚就冒然行動的話,這場人生賭注的風險似乎太高了。

閱讀更多

退協連結產、學資源  2021年培養逾千位退休理財規劃顧問生力軍

tCol 2021-12-24

廣告企劃製作

退協連結產、學資源  2021年培養逾千位退休理財規劃顧問生力軍

退休後想要好好享受人生,就得提早做好完善的退休理財規劃。2021年臺灣再添1375名專業退休理財規劃顧問生力軍,民眾若想要為未來退休富足的生活做好準備,交給這群專家準沒錯!

閱讀更多

他長抱這檔股票,大賺60倍!挑對股票就不怕被套牢:把握3要訣,退休金錢滾錢

tCol 2021-12-17

蘇君薇

他長抱這檔股票,大賺60倍!挑對股票就不怕被套牢:把握3要訣,退休金錢滾錢

想要及早退休,又擔心退休金不夠用怎麼辦?長年旅居美國,在華爾街擔任財務規劃師的闕又上,分享一套「超保守投資」三要訣,強調「以簡馭繁」,用最簡單的方式讓退休金錢滾錢。

閱讀更多

退休後每年100萬現金流夠嗎?理財教母林奇芬:避開理財「3盲點」,老後才能夠輕鬆!

tCol 2021-12-14

蕭婷方

退休後每年100萬現金流夠嗎?理財教母林奇芬:避開理財「3盲點」,老後才能夠輕鬆!

「離開職場後,我固定游泳、練氣功、TRX運動,還學插花;上午寫稿、看資料,沒事就與朋友聚會,許多朋友看到我都說氣色變好。」林奇芬48歲從理財媒體社長「退休」後,將重心從工作慢慢放回自己身上,不僅生活多采多姿,還更愜意自在。她將這樣的生活歸功於48歲前的自己,因為有儲蓄資產、經濟自主了,才能接受現在半退休生活「不穩定」的收入。

閱讀更多

65歲想退休、50歲才開始存老本來得及?專家提點:15年想存夠,具備2個條件有機會

tCol 2021-11-05

史考特.甘姆

65歲想退休、50歲才開始存老本來得及?專家提點:15年想存夠,具備2個條件有機會

不被工作綁住,是每個人的理想目標,但如果突然沒工作,你的存款能撐多久,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 多數人覺得,財務自由必須有數千萬元的存款,但美國知名財經專家史考特.甘姆認為,真正的財務自由是,不必依靠正職工作收入,打造安穩的未來,就算失業,也不會馬上陷入困境。

閱讀更多

不急,50歲再規劃退休金…「低薪又不理財」專家提醒:越晚準備,你的選擇越慘

tCol 2021-09-30

林依榕整理

不急,50歲再規劃退休金…「低薪又不理財」專家提醒:越晚準備,你的選擇越慘

你準備什麼時候退休呢?根據調查,國人準備退休年齡越來越早,甚至聽到「退休」兩個字壓力極大,其中越年輕的人越想提早退休,但往往到了中年才發現,財務規劃準備不足,因而延後退休念頭。專家建議,年輕時就應該要及早做好理財規劃,理想年紀是30歲左右就要開始,最晚不要超過45歲,否則老大徒傷悲。

閱讀更多

不再為難兒女!為扶養費對簿公堂,就算拿到孩子每月給的三千元,損失的又是什麼?

tCol 2021-09-07

呂秋遠

不再為難兒女!為扶養費對簿公堂,就算拿到孩子每月給的三千元,損失的又是什麼?

孝親費,學名叫做「直系親屬扶養費」,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長輩認為「兒女要給父母,不給會有報應」的錢,因為加上「孝」字,給的時候會比較高尚,所以稱之為孝親費。孝親費到底該怎麼給?每個人當然都可以有自己的標準,但是,要求兒女一定要給,或者一定要給一定的數額,這就會是「當初的理想和願望還在胸懷,只是被無情的現實掩埋」了。

閱讀更多

母臥床10多年他燒掉400萬嚇到!幫全家買44張保單、存下2200萬:不想再拖累家人

tCol 2021-08-30

吳家揚

母臥床10多年他燒掉400萬嚇到!幫全家買44張保單、存下2200萬:不想再拖累家人

知名理財顧問吳家揚,從高中開始接觸股市,因為工作和投資安排得當,37歲財富自由,42歲開始享受退休樂透人生。目前致力推廣投資理財教育,希望幫助大眾晉升財富自由階級。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