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醫療糾紛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3

80歲夫妻顧103歲媽,「在家住院」行不行?每天訪視、24小時專線待命…新店耕莘把醫院搬到病人家

tCol 2025-03-10

郭美懿

80歲夫妻顧103歲媽,「在家住院」行不行?每天訪視、24小時專線待命…新店耕莘把醫院搬到病人家

至2025年1月底,全台65歲以上人口已達450萬8419人,占全體人口19.27%,距邁入超高齡社會僅一步之遙。為滿足高齡醫療需求,並紓解醫療量能緊縮問題,衛福部健保署2024年7月啟動「在宅急症照護(Hospital at Home,簡稱HaH)」計畫,針對3大適應症提供在家住院服務。高齡患者可在熟悉的居家環境接受治療,又能免去照顧者奔波醫院之苦,以新店耕莘醫院為例,病患留置急診的時間更從3~4天,大幅縮減至6個小時內就能出院。

閱讀更多

心臟外科名醫朱樹勳離世!開心逾千次、曾說摘心移植「很掙扎」…1理由說服自己:我只想多救一個人

tCol 2025-02-25

數位內容部整理

心臟外科名醫朱樹勳離世!開心逾千次、曾說摘心移植「很掙扎」…1理由說服自己:我只想多救一個人

心臟外科名醫朱樹勳週二(2/25)上午9時辭世,享壽87歲,亞東醫院發出聲明證實正安排治喪事宜追思儀式,資訊確認後將另行通知。朱樹勳1964年畢業於台大醫學院後即服務於台大醫院,專長於心臟外科手術,曾教導過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1974年當選十大傑出青年。他為台灣心臟手術創下多筆紀錄,包括1973年完成臺灣第一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1975年完成臺灣第一例主動脈內幫浦救人、1985年完成臺灣第一例利用人體的瓣膜置換到心臟裡。1987年完成臺灣第一例同位心臟移植、1989年完成臺灣第一例異位心臟移植,他並於2005年11月榮獲「第16屆國家品質個人獎」,2020年獲得台灣醫療奉獻獎。

閱讀更多

她瑟瑟發抖躺在病床,開刀房準備手術,卻無人簽字!「我先生失智了,我女兒在美國」

tCol 2024-06-04

鄭秋豫

她瑟瑟發抖躺在病床,開刀房準備手術,卻無人簽字!「我先生失智了,我女兒在美國」

「妳的家屬呢?過來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名。」「可是我沒有家屬可以來簽名。我先生失智了,我女兒在美國。」

閱讀更多

55歲醫生單身、膝下無子女,很擔心未來退休安養!3建議打造快樂第二人生、財產都能捐公益

tCol 2023-11-27

李雪雯

55歲醫生單身、膝下無子女,很擔心未來退休安養!3建議打造快樂第二人生、財產都能捐公益

55歲的郝醫生,目前單身、膝下無子女,所以很擔心未來退休安養的問題,以及退休後的生活照顧。 還有,正因為沒有子女,他也希望身後財產都能捐做公益……。

閱讀更多

兒歸國接班事業,親子卻越來越疏遠…老父嘆:是年輕人不懂父母的愛,還是長輩需要更包容?

tCol 2023-11-13

林靜芸醫師

兒歸國接班事業,親子卻越來越疏遠…老父嘆:是年輕人不懂父母的愛,還是長輩需要更包容?

阿隆在同棟大樓另買一戶給兒子,兒子8月住進新家,從國外帶回來十多箱行李始終沒有整理,房子雜亂無章。舊曆年前,阿隆太太花了許多時間把物品一件一件歸位,並作了室內佈置。沒想到除夕夜,全家聚餐時,兒子竟公開警告母親不可以動他的私物。阿隆不忍妻子被冤枉,一時暴怒,口出三字經指責兒子。父子之後在診所也有些磨擦,兒子嫌父親用人老派,投資保守。父親怨兒子凡事求新,不懂成本......

閱讀更多

在家善終…末期病人擬放寬使用嗎啡、抗生素「居家安寧」用!最快上路時間曝:目標給付與醫院相同

tCol 2023-07-31

數位內容部

在家善終…末期病人擬放寬使用嗎啡、抗生素「居家安寧」用!最快上路時間曝:目標給付與醫院相同

在家善終是許多人最想要的,但往往事與願違、得在醫院走完最後一程,健保署將在9月擴大居家整合照顧計畫。衛福部長薛瑞元周一(7/31)接受聯訪時表示,目前國際上都希望推動「在宅住院(Hospital at home)」,就是把家當成醫院,原本需要在醫院中施打的管制藥品、抗生素,未來可以帶到家裡使用,目標做到居家安寧的給付與醫院相同。

閱讀更多

為自己的「快樂終老」做打算!長照2.0計畫如何在超高齡社會發揮效用?專家這樣說

tCol 2022-12-30

數位內容部

為自己的「快樂終老」做打算!長照2.0計畫如何在超高齡社會發揮效用?專家這樣說

台灣即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未來安養照護和身心樂活都將成為重要課題,新光健康管理公司與今周刊今(30)日再度攜手舉行《擁抱熟齡Ⅲ 長壽新人生》健康講座,而政府推出的長照2.0計劃,對於未來邁向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將會打下基礎,提供所有國民更強健的老後生活支撐,且透過科技與醫療機構的協作,將打造更為高齡友善的環境。

閱讀更多

伯伯到處流血、肋骨壓斷,同居人威脅不急救就告你們!社工師:她靠伯伯退休俸,養活中國子女老公

tCol 2022-05-26

Icu醫生陳志金

伯伯到處流血、肋骨壓斷,同居人威脅不急救就告你們!社工師:她靠伯伯退休俸,養活中國子女老公

半夜接到這通電話,我梳了梳頭髮,馬上就趕去醫院。

閱讀更多

我爸月初才做全身檢查,一切都很正常,人好好的,怎麼會變這麼嚴重?家屬責怪的背後,是內疚自責

tCol 2022-05-06

Icu醫生陳志金

我爸月初才做全身檢查,一切都很正常,人好好的,怎麼會變這麼嚴重?家屬責怪的背後,是內疚自責

「我爸月初才做完全身檢查,一切都很正常。人好好的,怎麼會變這麼嚴重?」

閱讀更多

人生難免意外,你能選擇不被擊垮!林靜芸:專注當下才是真勇敢,「快不快樂自己決定」

tCol 2022-02-09

林靜芸醫師

人生難免意外,你能選擇不被擊垮!林靜芸:專注當下才是真勇敢,「快不快樂自己決定」

外科手術有固定的風險,一般人總以為沒發生併發症才叫作好醫師。只是在專業界的認知,擅長處理併發症才配稱好醫師。手術併發症可能是術中大出血,可能是傷口無法縫合。處理併發症需要瞬間決策並精準執行,困難度爆表!也就是這種時刻,醫師的能力高下立現。

閱讀更多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