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醫藥

顯示第 617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冷不停  小心多重病原體夾殺! 新一年  RSV疫苗60歲以上施打!

tCol 2024-01-12

廣告企畫製作

冷不停 小心多重病原體夾殺! 新一年 RSV疫苗60歲以上施打!

2024年的到來,各種不同的病原體也跟著民眾湊熱鬧跨年,尤其日前寒流接力賽,讓各地醫療單位人滿為患,除了最早大陸引爆的肺炎黴漿菌外,流感、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與新冠病毒等都是感染原。前不久孩童咳了2周後才發現感染肺炎黴漿菌,讓不少家長擔心消停一陣子的肺炎黴漿菌要捲土重來了? 群聚的跨年以及學測倒數,孩子們會不會受到多重病菌夾殺?

閱讀更多

大腸直腸癌怕轉移惡化!術中放射線治療精準打擊癌細胞

tCol 2024-01-11

NOW健康

大腸直腸癌怕轉移惡化!術中放射線治療精準打擊癌細胞

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10大癌症發生排行中,大腸癌已連續15年居冠!大腸直腸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多人難以察覺,有些患者發現時常是中後期,癌症已轉移到其他部位,往往增加治療的難度。

閱讀更多

簡單3步驟就能完成!專家教你美味馬鈴薯1料理輕鬆學

tCol 2024-01-11

NOW健康

簡單3步驟就能完成!專家教你美味馬鈴薯1料理輕鬆學

馬鈴薯近期開始採收出土了!每年1至3月都是國產馬鈴薯的產季,目前台灣包括雲林縣斗南鎮、虎尾鎮及臺中市神岡區、潭子區等地都有種植馬鈴薯,而經採收後的馬鈴薯,大多會貯放於冷藏庫保存,供國內市場鮮食及加工使用。農糧署臉書發文分享1道馬鈴薯料理的製作方法,供民眾善用當季食材,做出美味料理。

閱讀更多

這癌全身17處器官都可能發生!賈伯斯因發生在胰臟病逝

tCol 2024-01-10

NOW健康

這癌全身17處器官都可能發生!賈伯斯因發生在胰臟病逝

42歲鄒先生是一位配音員,從大學時期就保持健康飲食與運動的習慣,每天至少仰臥起坐和伏地挺身各100下。看似健康如鋼鐵人的他,卻在40歲這年有了巨大的改變——為了減重3公斤增加運動量,結果引發嚴重低血糖,甚至低至27mg/dL(臨床顯著低血糖:<54mg/dL,血糖警戒值:70mg/dL),就醫確診為長在胰臟上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住院長達1年,天天注射高劑量葡萄糖,直到年初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恢復正常血糖與縮小腫瘤,才終於順利出院,回歸以前積極的生活狀態。

閱讀更多

膝蓋無法彎到底!恐後十字韌帶慢性拉傷,常見問題解析

tCol 2024-01-09

NOW健康

膝蓋無法彎到底!恐後十字韌帶慢性拉傷,常見問題解析

膝關節在日常生活的行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中膝蓋的十字韌帶群是負責維持膝關節穩定最重要的2條韌帶。通常前十字韌帶受傷時腫脹、疼痛感明顯,而位於較深層的後十字韌帶拉傷初期較易被忽略,直到日積月累損耗嚴重時,膝關節鬆動才引起發炎疼痛。

閱讀更多

健康飲食可延年益壽?研究:這年紀開始改變多活10年

tCol 2024-01-09

NOW健康

健康飲食可延年益壽?研究:這年紀開始改變多活10年

適當的飲食對於整體健康和長壽很重要,近來有研究發現,在40歲時轉向更健康的飲食,可延長壽命長達10年。根據發表在《自然食品》(Nature Food)期刊上的1項研究表示,從典型的西方飲食,轉向更健康的飲食習慣,並堅持下去,可以分別使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延長10.8年和10.4年。

閱讀更多

如何避免高齡失智長輩,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

tCol 2024-01-08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如何避免高齡失智長輩,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

生活中,充斥著詐騙資訊,在我國似乎早已不是一件新鮮事。而依據警政署的統計資料,111年有4,167件詐騙案件的受害者,是65歲以上的高齡長輩,平均每天有11.4件詐騙案件發生在長輩身上。

閱讀更多

8子女拒給74歲老父扶養費,他一狀告上法院為何被駁回?法官翻30年前這件事判「免除義務」

tCol 2024-01-07

中時 陳淑芬

8子女拒給74歲老父扶養費,他一狀告上法院為何被駁回?法官翻30年前這件事判「免除義務」

74歲戴姓老翁年邁無以維生,2023年提告請求8名子女每月各給付扶養費2000元。戴前妻作證,前夫當年因外遇拋棄妻兒,從沒拿錢養家;子女抗辯,父離家失聯30多年,未盡撫養責任。法官以戴未扶養子女,成長過程也缺乏聞問,若仍令子女負擔扶養義務即顯失公平,免除子女扶養義務,裁定駁回,可抗告。

閱讀更多

乳癌權威醫師談乳癌治療演進!術中放療可以提高完治率

tCol 2024-01-05

NOW健康

乳癌權威醫師談乳癌治療演進!術中放療可以提高完治率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公佈111年國人死因結果顯示,受到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的影響,死亡人數較前1年增加了2萬4,266人,而癌症仍居10大死因的首位,其中女性乳癌則是10大癌症死因的第4名。

閱讀更多

他善心開發罕病藥,20年後拯救未來外孫…MIT教授:金融非零和遊戲,創新商模為癌症醫療尋出路

tCol 2023-12-29

郭美懿

他善心開發罕病藥,20年後拯救未來外孫…MIT教授:金融非零和遊戲,創新商模為癌症醫療尋出路

癌症是目前全球死因首位,每年導致逾880萬人死亡,且人數逐年成長;而在台灣,癌症自1982年起即盤據國人死因第1名,僅2022年就有近5.2萬人癌逝,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位國人罹癌。儘管生醫技術日新月異,癌症已非不治之症,但在醫療生技的開發上,卻因高風險而往往面臨資金斷炊的窘境,也延緩癌症醫療的相關進程。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知名金融工程學者及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Wen-Chuan Lo)日前受邀來台,他以「金融科技如何幫助癌症醫療」為題發表演說,分享如何運用金融工程與數據分析,提出創新的生物製藥商業模式,突破 醫藥 科研界的資金瓶頸,也為資金投資尋找新出路,讓更多新藥有機會問世。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