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王浩一
這幾年的「共享經濟市場」快速成長,甚至成了潮流。背後的因素很多,其中低經濟成長、IT技術進步都是。另外,現代人對「擁有」觀念也大大改變:需要的東西只在需要的時候借,或者就算買了,只要「不需要了」就會立刻賣出。
閱讀更多
2020-12-17
大塚宣夫
對彼此的依賴,就是最大的敵人。即便是關係再好的親子也是如此,因為是親子才特別困難。但是,如果是別人的話就能接受。因為,只要不是自己的父母,就可以平靜地接受對方逐漸衰敗的模樣,也能不被情緒左右,確實地做好看護工作。正因如此,我才推薦讓他人來參與照護。倒不如說,加入一個第三者做為緩衝,絕對會比較好。
閱讀更多
2020-12-07
根來秀行
卡路里限制法的實踐方式,除了要注意維持五大營養素的平衡,一日三餐的攝取也要注意吃七分飽即可。為了健康,要避免道聽塗說的謠言減肥法,例如只吃某種特定食物的香蕉減肥法、蘋果減肥法等,或是專門不攝取某種特定營養素,例如不吃肉減肥法。
閱讀更多
2020-12-03
大塚宣夫
從每天的小事到人生的重大決斷,作為把事情處理好的手段,金錢是不可或缺的。特別是逐漸老去,上了年紀之後,對於這一點的體會就會越來越深。
閱讀更多
2020-12-02
李易紓
「哇!你們來了啊!你們都好乖喔……」。還沒進屋,就聽到一陣雀躍的聲音,再往前一看,原來智邦投資董事長余湘已經坐在地上,緊抱著導盲犬們笑得燦爛。「我從小在台東就養狗啊,會這麼喜歡拉布拉多,是有次我們去英國坐捷運,看到一隻導盲犬正在工作,牠領著視障朋友坐車、找到座位後,把下巴放在主人大腿上,認真工作又暖心,而且牠們還會自主去繞過障礙物,不只是聽指令而已,讓我感覺導盲犬真的很厲害、很偉大」。余湘難忘的那一幕,正是她與導盲犬的第一次邂逅,也牽起了10多年來的濃厚情緣。
閱讀更多
2020-12-01
大塚宣夫
很多人會在退休之後,一旦離開第一線、失去收入,就變得不再花錢了。就算是那些曾經在大企業擔任部長,被認為有一定財產的人,也會把錢過度細分,盡可能減少支出。他們也不再挪出預算穿著打扮,還會不斷重複著「因為現在都靠老人年金來過活」這句話。
閱讀更多
2020-11-24
吳娟瑜
「剛從爸媽家回到自己的家,看到讀大二的兒子忙著打電動,高二女兒躲在房間聽音樂還手舞足蹈,我差點氣炸,陪著媽媽照顧失智爸爸說多累就有多累,但回到家卻沒人安慰、沒人關心,更甭提有人幫忙做家事了。至於老公呢?他根本還在公司加班沒回來……」
閱讀更多
2020-11-24
李易紓
20210617編按:以《鳥來伯與十三姨》走紅的76歲資深藝人長青,驚傳辭世。女兒週三(6/16)在臉書發文,說父親下午因心律不整宿疾,引起多種併發症與世長辭。出道近60年,主持《天天開心》長達12年,並演出 長壽 劇《傻女婿》、《鳥來伯與十三姨》的資深藝人長青,是台灣家喻戶曉的甘草演員,女兒說晚年他生活無虞、但宿疾纏身,已住院一段時間,最終因心肌梗塞逝世,享壽76歲。多半人會認為心律不整,只會影響到心臟,其實其他器官也會跟著受影響,尤其這5種類型可能的影響,要格外注意。
閱讀更多
2020-11-20
瑪莉.佛萊奧
首先,我們犯的最大錯誤是把恐懼變成敵人。擋在我們與夢想之間的恐怖大怪物。然而搞不好這想法根本是錯的,而且弊大於利?搞不好這種自然情緒跟我們所學的不符,是在幫助我們,不是在阻礙我們?
閱讀更多
20/ 30
第 2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