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14
Q:我是美芳,今年71歲,老公72歲。我的煩惱是50歲兒子鬧離婚,不但不給媳婦跟孫子們家用,還吵著想賣掉房子,因為他不想繼續付貸款了。房子本身還有400多萬元房貸未清,我跟親家商量好,想一起幫忙一次繳清,並把原本持分各半的房子過戶給媳婦,讓媳婦跟孫子們安心居住,但不知是否可行? 兒子結婚20年,媳婦今年49歲,工作薪資不錯,又把讀大二的孫女跟高一孫子教養得很好,對我也很體貼,我很喜歡她。都是我不好,沒好好教育兒子,才會變成不負責任的渣男;女兒說我太寵他,要我別老幫他擦屁股,畢竟都已是50歲的人了!我兒子2年前自稱得了憂鬱症,只有這女人願意聽他說話,對方才38歲,兩人1年多前曾分手,當時我還很慶幸,未料又死灰復燃,之後兩人就同居,幾乎完全不回家。這次兒子對離婚、賣房很堅定,一直催媳婦要趕快辦手續,而且他需要用錢,不想再每月付房貸。媳婦原本就知道他在外拈花惹草、常夜不歸宿,但還不知道這2年他已有固定對象,而且為了這女人想離婚。我兒子也只告訴她對這個家沒有戀眷,沒說其實跟小三已生活1年多了。兒子說若連房貸一起過戶,他就把房子給媳婦,不然就把房子賣掉,讓他們母子另外租房也行。至於扶養費,他只打算支付50萬元,讓小孫子讀完高中就好,再往上就要小孩自行設法。這真不像話,他自己上大學都是父母供他,從來沒打過工!他實在太絕情、太沒責任感,我都不敢說給媳婦聽,擔心對她打擊太大。現在孫女已對爸爸絕望,贊成父母離婚,而小孫子多少還希望爸爸能回家,他也不知道爸爸甚至沒想供他讀大學,知道的話會很傷心吧!我不敢把兒子為小三鬧離婚的事告訴媳婦,但親家知情,他們也不忍告訴自己女兒,因為媳婦多少還期待丈夫玩夠了浪子回頭,因此堅持不離婚。如今,兒子十萬火急要辦完離婚手續,我也不知道該不該幫兒子勸媳婦離婚?在此同時,我也擔心我跟親家幫繳貸款並過戶的事能否順利進行?因為我兒子感覺對妻兒無情無義,我擔心要過戶會不順利!
閱讀更多
2024-05-23
邱愛莉
在房市熱絡時,不只預售屋、新成屋熱,就連屋齡高的老房子,價格也屢創新高。到底老房子可不可以買?會不會不好貸款?甚至未來不好脫手呢?
閱讀更多
2024-05-22
呂苡榕(鏡文學授權提供)
貧窮不只是街友的問題,也可能是我們每個人未來必須 面對 的問題,透過最真實的人生,反思社會福利制度的缺漏之處。
閱讀更多
2024-05-16
郭美懿
與程忠平約在商場裡的咖啡館見面,72歲的他雖然腳步略微細碎,步伐卻很堅定,看不出已與帕金森氏症共處15年。「這個病不會死,但也讓你不好活!不過就算得病,我也要當第1名的病人!」他笑呵呵地說。從57歲確診至今,他始終沒向病魔屈服,靠著運動與家人支持,並配合積極治療,不僅保持生活如常,去年更與妻子完成環球一周之旅。他說,即使得了帕金森氏症,依舊能找到生活的目的與意義,「不是為了苟延殘喘活著,而是有目標、有被需求的活下去!」
閱讀更多
2024-05-14
鄭秋豫 教授
編按:前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所長鄭秋豫教授,是享譽國際的知名學者,同僚眼中精悍的鋼鐵人,卻在退休前遭逢人生劇變。她毅然放棄輝煌的研究生涯,成為丈夫全心全意的照顧者。 丈夫趙伏波教授曾任教務長、院長,從定向感流失、過家門而不入,日漸失語、失能,彷彿靈魂迷了途。身為語言學家,卻沒有任何文獻告訴她,怎樣照顧心智漸失、不發一語的伴侶。連要讓先生去洗個澡,都是一件超級艱難的事。有一回,丈夫四五天沒洗澡了,鄭教授靈機一動,就騙說自己手扭到了,撒嬌要先生幫自己洗澡,夫妻兩人感情很好,先生立刻就答應了,進到浴室裡,先生幫老師洗,鄭教授再順勢把水龍頭往先生身上沖洗。進去浴室之前,為免萬一,鄭教授請幫傭就在浴室門口等候,萬分抱歉地說:「一會若浴室裡有甚麼狀況,你進來可能會看到兩個沒穿衣服裸體的老人,我對你感到很抱歉,請你不要介意啊......」 3年暴瘦10公斤、失眠、焦慮,照顧的重荷凌遲著每一日。 面對 丈夫病況之不可逆,再多努力仍只餘無力,身心碎落的她,陷入憂鬱流沙…… 伴著椎心傷悲與潰堤的淚水,鄭秋豫教授毫無保留地坦露她守護摯愛,歷經四年多的心路。然而,即便曾一再地感到無助,她也從未絕望。 而隨著失智伴侶漸失認知能力,如她一般,體力、心力亦漸不堪負荷的高齡照顧者,後援又在何方?透過本書,我們不禁深思「老人照顧老人」的掙扎與困境。 「我怕他會半夜一個人出門去,總是提心吊膽地注意著他的動靜。如果我聽見的是他起床去浴室的腳步聲,立刻全身戒備地靜候馬桶沖水的聲音;如果我聽見的是搬動碗盤,也會一直等候到他搬累了停下來,確定他是要回房睡覺,而不是要出門。我從夜夜驚醒多次到已經夜夜不能成眠。」
閱讀更多
2024-05-13
呂苡榕(鏡文學授權提供)
貧窮不只是街友的問題,也可能是我們每個人未來必須 面對 的問題,透過最真實的人生,反思社會福利制度的缺漏之處。
閱讀更多
2024-05-10
邱瀚模(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內科臨床教授)
欣逢台灣第一位具有醫師背景的總統——賴清德先生當選,醫界對於『健康台灣』充滿了期待。願,新團隊在 面對 未來醫療的挑戰時,科學治國將是彼此的共同語言。
閱讀更多
2024-05-09
學老誌/凃奕豪
對許多人而言,獨旅可能是一生中都未曾有過的國內旅遊經歷,更遑論是獨自出國旅遊。然而77歲的旅遊作家依品凡,卻在52歲開始一個人的獨旅,透過「獨自旅行」讓大眾認識—老年生活也可以如此多采多姿,顛覆一般人對老年生活的想像。
閱讀更多
2024-05-07
邱愛莉
「愛莉,我爸媽都不贊成我們買房。他們覺得房價太貴了!台灣人口一直在老化,以後房子會像日本一樣,房價崩盤,甚至很多日本人寧願租房,也不考慮買房了!」
閱讀更多
2024-05-07
數位內容部
隨著台灣社會步入高齡化,許多熟齡民眾除了 面對 身體健康的挑戰外,心靈孤寂更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為此,任林教育基金會推出「人生自傳書」陪寫到府服務-「憶起優復」服務,並於5月起正式在「優照護」平台上架,透過書寫人生和敘事治療,提供長者心靈的慰藉和支持。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