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
聯合報/ 記者 戴永華 /宜蘭即時報導
今周刊編按:大學學測剛落幕,今年宜蘭考場卻出現一位高齡62歲的考生,身份曝光竟是衛福部前中醫藥司司長、駐史瓦帝尼大使館參事,現在基隆醫院擔任中醫主治醫師的黃林煌!擁有醫學博士學位,也曾到哈佛大學公衛學院進修,黃林煌卻在時隔45年後重新踏入考場,為的是一圓年少時的美術夢,他說:「快退休了,給自己一個生活,不想躺著等死,學習是世上最快樂的事情!」綜合媒體報導,黃林煌曾出使非洲友邦多年,也曾在立法院接受質詢,雖然生活看似多姿多彩,但精神壓力很大,一度讓他決心要透過學習讓自己活得快樂「報復對方」,但年紀增長才發現,學習的樂趣是自己的,「不需要再報復了」,學習就是他的快樂泉源。雖然這次報考美術系,被笑「62歲還考大學」、「頭殼壞掉」、「連你兒子都大學畢業很久了耶!」但他回憶國、高中,美術老師常讚許他的作品,認為他畫得很好,「我荒廢了一個人生,應該在最後的時候給它拉回來。」而2個醫師兒子也說要一人贊助1萬元,供爸爸去念書。
閱讀更多
2024-01-19
郭美懿
「做到幾歲才能退休?又要存多少錢才能安心退?」上述兩個問題,是許多上班族心中的大哉問。近日有位家庭主婦以「老公50幾歲想退休遊山玩水」為題發文,表示雖有千萬存款、也有固定租金收入,但認為老公在職場「撐久一點會更好」,老公卻覺得她太貪心。這也引發兩派網友熱議:究竟該支持誰的想法?
閱讀更多
2024-01-09
優照護
編按:台灣是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據國發會統計,2022年扶養比為42.2,每4個青壯年就要扶養1位老人;而推估至2030年高齡人口增加、工作人口更少,平均每2.7人就要扶養1位長者,到了2050年,扶養者更只剩下1.4人!面對扶養比陡升,一旦家中長輩需要照護,恐怕人力調度成難題。曾有網友表示長輩在家沒人顧,容易發生意外,但想把老人送到安養院,卻淪為「不孝」的代名詞,甚至被指為「遺棄」,引發兩派論戰。網友在PTT八卦版發文,指「不知道曾幾何時開始,在台灣把老年人送往安養院是一件被認為子女不孝、父母丟臉的事情。明明在事實上,是怕他一個人在家,沒人照顧會發生意外,也避免一個人胡思亂想才送去的,何況安養院也是要付錢的,怎麼會淪為不孝的代名詞?」對此,有網友認為把長輩送到安養機構「像是被遺棄」、「餘生在一個不認識的環境、沒有家人陪,你覺得可以嗎」、「如果有能力就請外籍看護,加食宿一個月也才3萬,多站老人家的角度想想吧」。另一派人則認為,「安養院24小時有護士和長照師隨時顧著,不會離開視線,對長輩來說反而比較安全」,而且外籍看護其實也不是很專業,「動作粗魯還要看運氣,求遇到好一點的」。更有人直言:「說要自己顧的,24小時顧個3天就知道了」。難道居家親顧才是「真孝道」?究竟選擇居家照護、安養機構、外籍看護等各種方案時,怎樣做比較好?
閱讀更多
2024-01-04
郭美懿
國人牙周病盛行率超過8成,特別是隨年齡增長後伴隨缺牙問題,往往影響咀嚼能力,可能導致營養攝取不均,甚至提高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失智等風險。不過要補缺牙時,許多人往往在「植牙」與「活動假牙」之間猶豫,擔心植牙費用太高,活動假牙則不美觀又不舒服。醫師表示,其實可以植牙當支柱搭配活動假牙,減少黏膜負擔,不僅提升美觀度,也改善活動假牙不好咀嚼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3-12-14
郭美懿
女星曾寶儀跟媽媽感情一向親密,日前寶媽在臉書分享新居照片,特別感謝女兒曾寶儀當金主,「5分鐘內談好價錢」,並爽快刷卡下訂,讓寶媽能一圓多年的「私人養老院」夢想。寶媽感性說,女兒付完錢之後對她說:「媽媽,請您開心自在的在這過著您想要的退休生活吧!」讓愛面子的寶媽當下強忍淚水,才沒在女兒面前破功。而曾寶儀出席活動時說起買房一事,直言媽媽喜歡、覺得要,「我就刷卡、付貸款,重點是她活著的時候要開心。」
閱讀更多
2023-12-13
NOW健康
美麗的微笑曲線是自信的象徵,現代人不僅講求牙齒的功能性,牙齒美容更已成為改善外觀與流行的趨勢,擁有健康亮麗的牙齒能讓人有較好的第一印象,同時也提高了自信和人際關係,不過牙齒美容所涉及的領域廣泛,並不只是一般人所認為的「牙齒美白」而已,要想做好牙齒美容,得先從健康和功能面著手,再針對美觀進一步精雕細琢。
閱讀更多
2023-12-12
郭美懿
理財專家常說「投資越早越好」,事實卻是「千金難買早知道」!存股達人阿福(詹英哲)投入股市20多年,但43歲以前「短進短出」沒賠也沒大賺。直到中年後他開始跑馬拉松,從中悟出「配速持股法」,不再執著高報酬,而是效法巴菲特「價值投資」、長期持有,48歲時已月領10萬股息,財富自由。2020年,他離開工作21年的IBM提早退休,轉進長久夢想的旅遊業,擔任英語導遊、英語領隊。在帶郵輪團的過程中,他看到許多長輩有錢有閒卻走不動,倍覺該趁有體力時走得更遠。因此,他不比拼投資績效、不羨妒1億人生,而是「夠用就好」,努力讓50後「財務、家庭、夢想」3大必修學分,達到均衡。
閱讀更多
2023-11-28
謝劍平
現在很多年輕人對買屋充滿了挫折感,還有一項原因就是以大都會房子做為購買標的。何止台灣,全世界年輕人如果沒有富爸爸或祖上庇蔭留產,一開始就要入住首都或大都會,只能說「想太多!」
閱讀更多
2023-11-10
金美敬
南洙夫妻從以前就對子女教育特別熱衷。女兒們升國中時,一個送到美國,另一個則送到英國。所幸她們沒有辜負父母的期許,學業成績都相當不錯。問題出在學費和生活費,美國已經很誇張了,英國的物價更是高得嚇死人。每當匯率波動時,南洙夫妻的帳戶餘額就會跟著波動。
閱讀更多
2023-10-29
翁申霖 整理
建商賣預售屋,停車位通常會怎麼配置?一名網友表示,近期聽到某預售屋剩下B1車位賣不掉,不禁好奇是因為價格考量,還是在B1停車有缺點。對此,有專家表示,「基本上大家還是最愛B1」,但若有 預算 考量的族群,多繞一圈可省數十萬,對於手頭有限的人來說CP值很高。
閱讀更多
4/ 27
第 4頁,共 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