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預約

顯示第 71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現代人從早忙到晚壓力大、蠟燭兩頭燒!李偉文:10分鐘這樣練習,用正念與慢活找回睡眠

tCol 2023-04-24

偉文隨筆

現代人從早忙到晚壓力大、蠟燭兩頭燒!李偉文:10分鐘這樣練習,用正念與慢活找回睡眠

從早醒來忙到半夜,躺在床上還不放心地刷手機,太多訊息佔據腦海,事情似乎永遠做不完,手機的藍光刺激加上心情煩悶,導致睡覺品質不良。久而久之,心理壓力會連帶影響到生理健康,整個人似乎被隱形的網子給罩住,困在無以言說的低潮中。

閱讀更多

定點深入旅遊已是時代趨勢!搭乘臺灣好行,除了金門,澎湖、馬祖也有解說員導覽服務

tCol 2023-04-18

李偉文

定點深入旅遊已是時代趨勢!搭乘臺灣好行,除了金門,澎湖、馬祖也有解說員導覽服務

疫情期間的三年不能出國旅行,你在臺灣採取什麼方式旅遊呢?

閱讀更多

抗癌的秘訣相當簡單!只要這樣吃「3大類全食物」就好了

tCol 2023-04-17

李偉文

抗癌的秘訣相當簡單!只要這樣吃「3大類全食物」就好了

食物浪費是近年國際上很夯的議題,除了產地和賣場就被丟掉的食物外,臺灣丟棄的廚餘中,百分之九十是菜葉、果皮等尚未烹煮的生廚餘,這些我們不習慣吃、被扔棄的皮與葉子、根、莖,大部分比煮食部分含有更高的營養價值呢!

閱讀更多

有機生活,是自在生活!放鬆心情欣賞周遭,享受人生路繁花盛開,身體到心靈美妙旅程

tCol 2023-04-12

李偉文

有機生活,是自在生活!放鬆心情欣賞周遭,享受人生路繁花盛開,身體到心靈美妙旅程

自從卸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職位之後,很多會議與活動不再非要親自出席不可,多出來的時間,我以演講當作環境行動、社會服務的一環,因此只要排得出時間,演講邀約總是盡可能參與。這二十年來,幾乎臺灣大部分機關團體都去演講過了,有的還不只去一次。

閱讀更多

令人快樂不必花錢!與好友喝茶聊天,陪孩子沿河岸騎單車,「活在當下」才是幸福來源

tCol 2023-04-11

李偉文

令人快樂不必花錢!與好友喝茶聊天,陪孩子沿河岸騎單車,「活在當下」才是幸福來源

一九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美國參議員受《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作者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影響,發起了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草根遊行活動,當年是為了抗議大量使用含鉛汽油及產業排放濃煙卻無法管制,要求國會通過環境生態法案。

閱讀更多

為沒錢買鞋而悲歎,回頭卻見有人連腳都沒有!生命不在活長活短,而在於頓悟的早與晚

tCol 2023-04-06

偉文隨筆

為沒錢買鞋而悲歎,回頭卻見有人連腳都沒有!生命不在活長活短,而在於頓悟的早與晚

要獲得「頓悟」並不容易,只有我們被感動,或我們生命情境與某個遭遇有所呼應的狀況下,這些故事或情境才可能帶給我們頓悟,這也就是有句話說「當學生準備好了,老師就出現」的意思。至於什麼時刻是「準備好的狀態」?當一個人處在困惑、徬徨、或好奇時,就是準備好的時候。

閱讀更多

父病逝、外籍看護也期滿,「剩媽一人怎麼辦」?出嫁女兒這招救援:為她找回日常重心,重拾生活樂趣

tCol 2023-04-02

優照護

父病逝、外籍看護也期滿,「剩媽一人怎麼辦」?出嫁女兒這招救援:為她找回日常重心,重拾生活樂趣

滿枝阿姨是我們的老鄰居,一向開朗又樂於助人,社區裡不論大人小孩都很喜歡她,尤其是年輕媽媽們最感激她了,誰家臨時有事要出門,都會請她幫忙看小孩。後來年紀大了,雖然沒像以前常常幫忙帶小孩,但這些孩子長大後,還是三不五時會找滿枝阿姨話家常。

閱讀更多

每一個來到你面前的人,總要讓他離去時,變得更好、更快樂!50後,你要做仁慈的見證

tCol 2023-03-28

李偉文

每一個來到你面前的人,總要讓他離去時,變得更好、更快樂!50後,你要做仁慈的見證

大提琴家馬友友曾說:「我之所以能在演出前保持平常心,是因為我已經到了一定年紀,不需要再去證明自己有多優秀的關係。」

閱讀更多

「6000官網」發現金在這裡!這11種人免看身分證尾數、免登記直接入帳 簡訊通知領錢?假的…

tCol 2023-03-27

黃明惠 整理

「6000官網」發現金在這裡!這11種人免看身分證尾數、免登記直接入帳 簡訊通知領錢?假的…

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有3個階段、5管道能領取,其中想「登記入帳」到金融帳戶的民眾,週三(3/22)上午8點起開放登記,最快4/6就能領到現金。

閱讀更多

聽話的乖孩子長大卻變「啃老族」?現代父母實在太難當...教養孩子前應該先朝1方向思考

tCol 2023-03-17

偉文隨筆

聽話的乖孩子長大卻變「啃老族」?現代父母實在太難當...教養孩子前應該先朝1方向思考

我總是覺得台灣有不少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所採取的方法與重點剛好顛倒了。往往在孩子還小時,崇尚開放式的教育,以專家的話為聖旨,說「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認為一切事情都必須跟孩子「好好商量」,以致於孩子才剛學會走路、講話,就讓孩子予取予求。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