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小虎文
已故導演齊柏林的兒子齊廷洹,近日受邀到苗栗縣立圖書館演講,卻收到承辦人誤傳簡訊,指他「靠老爸的餘蔭就能吃一輩子」,讓他當場退還費用離場,事件引發各界熱議。對此,繼承殯葬名人冬瓜事業的郭憲鴻(小冬瓜)也隔空聲援,發文表示「這樣算起來,我也是靠爸」。小冬瓜表示,當年爸爸對他說,「我知道做殯葬什麼都帶不走,只能在我有能力的時候,為你多鋪一點路,你才不會像我小時候過得這麼辛苦」,這是來自父親在人生最後給他的祝福。他坦言,10多年過去,至今依然承蒙許多父親當年種下善果的庇蔭,但「庇蔭像柴火」,隨時間流逝也會消逝。他強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與修練,絕不可能遊手好閒、不作為就能承接。他說,如果能將庇蔭的光環發揮影響力,照顧好自己、又幫助到旁人,讓環境因為這份善意而變得更好,「靠爸又怎麼了?」《幸福熟齡》曾在2023年採訪郭憲鴻,他提到父親驟逝時匆促接手公司、遵循遺志,經歷非常痛苦的5年,他將面對至親驟逝的痛苦、在外界期待中尋找自我,以及紀錄送行現場的心得 體悟 寫下,作為向父親致敬的一封「情書」。面對外界的「靠爸」看法,他究竟是怎麼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原文刊載於2023/12/18,更新時間為2024/10/17)
閱讀更多
2024-10-15
癌症希望基金會/呂宜螢
身形瘦弱,容顏清麗的小婷,擁有一個小小的、幸福的家庭,那是由疼愛她的丈夫和一個可愛的女兒與她3人所共同組成。但在這之前其實她的人生過得並不快樂,因為她來自一個有著多重問題的原生家庭。
閱讀更多
2024-09-26
郭美懿
由鳳小岳、宋芸樺、金士傑等人主演的影集《人生清理員》,是台灣少見的特殊清潔職人劇,劇情關注「孤獨死」,場景徘徊在一個又一個腐壞、髒亂、惡臭、甚至長蛆的環境中,開播後卻以溫馨、輕鬆的調性開出亮眼收視,連續霸榜Netflix冠軍。從事特殊清潔9年的盧拉拉,從2020年電視電影版開始擔任劇組顧問,儘管劇情並非全然取材自他親身接觸的個案,卻讓更多人關注到特殊清潔、遺物整理的需求。
閱讀更多
2024-09-24
劉詩瀚
熟練地翻著荷包蛋、烤土司,加上水果點綴,一旁的牛奶才剛微波好,一天二人三餐四季,就是現在生活的寫照,手做早餐是美雲(化名)年紀漸長後養成的習慣。
閱讀更多
2024-09-05
蔡穎卿
黃昏前,蔚藍海岸的陣陣輕風吹過盎格魯大道,我的大草帽和道上的樹梢一起微微翻飛,沐浴在盛夏已過、初秋午後的陽光裡。廣場上,為世界盃橄欖球決賽來加油的各國人士,佔滿了廣場邊的每一個露天酒吧和每一處咖啡座,他們的熱情感染了像我這樣從未主動觀心球賽的人。我觀察著一落落色彩鮮豔、兼顧著打氣與傳統色彩圖樣的不同服裝,竟有心去查查今年到底有哪幾個國家打入決賽。看人,永遠是旅行中最有趣的部分。從老城切過廣場,飽足了球迷尚未在球場暴發的狂熱後,我們看到一部往海岸向山上駛去的公車,突然就動了心,立刻改變原本還要漫步到城中另一個異國生活區的決定,搭上下一班來車,到各港口去尋幽訪微。
閱讀更多
2024-08-26
黃靖文
「多數病患恐懼的不是死亡,是未來會怎麼活著!」全台首位罕病立委、現任基隆市社會處處長楊玉欣,她同時也是亞洲首部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推手。19歲那年楊玉欣突然跌倒爬不起來,緊急就醫才發現罹患罕見疾病「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身體的癱瘓處會逐漸從遠端肌肉向內擴散,且無藥可醫。罹患罕病,讓楊玉欣比一般人更早 體悟 到生死,她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病人」,無常隨時會降臨。
閱讀更多
2024-08-19
林暐鈞
每一個人面對親人離世時,都有不同的悼念方式,你以為的怪異,也許只是他消化悲傷的儀式。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郭慧娟說,「有一位死亡咖啡館學員的父親過世後,每晚照樣打電話給父親。」話筒另一端不再有回音,但愛仍延續,「家人叫她別再打導致她憂鬱症,後來我們一起陪她打,走過低潮,她還出書幫助走不出喪親痛苦的人!」現年60歲的郭慧娟,是台灣「死亡咖啡館」的創辦人,10年來透過咖啡館推廣生死教育,影響逾5萬人,以「擺渡人」之姿助人脫離心痛、邁向下階段人生,「只要上天願意給我更多時間、金錢、體力、智慧,我都願意做。」
閱讀更多
2024-08-02
林暐鈞
「願更多人知道臨終靈性關懷,好好與家人走往生命最後一哩路,也撫慰留下來的我們。」擁有護理師、心理師與靈性關懷員等多重身份的李昭慧,13歲歷經父喪,60後遭遇二哥中風昏迷、大哥猝死,去年則送走老母。生離死別未曾令她膽怯,反倒生出智慧,今年70歲的她與子女暢談生死、安排身後事,「我50歲就開始準備和世界道別,也陪伴他人學習好好告別。」
閱讀更多
2024-07-31
林永勝
老爺爺拿著一支小小的彩色布旗從屋裡走了出來,將旗子插在門口右側的旗座上,老婆婆也跟在他的身後走到門外,伸起微顫的右手指了指旗子,老爺爺伸手將旗面撐開,看了一下,又將整座旗子往右移了一步,老婆婆點了點頭,隨即兩人便轉身走進雜貨店裡。等待號誌切換綠燈的十字路口前,遇見轉角在地雜貨店的這一幕,看著儀表板上閃爍的數字時鐘,距離約定前往波佐見觀光會館的時間還有一點空檔,一時興起打了左轉方向燈,掉轉車子停在店門前的停車格。
閱讀更多
2024-07-15
黃靖文
靠著紙藤專業、居家收納絕活,寫了好幾本暢銷書的作家楊賢英,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後,對人生有了不同 體悟 。今年跨過70歲關卡,她不斷思考自己該如何面對老後、甚至離世的情境。「假如我離開了,你希望我留給你什麼?」楊賢英有次不經意的問起了女兒這個問題。她轉述,女兒稍微思索後直截了當地說:「大概是錢和房子吧。」楊賢英一時有些難過,但她很快回想起過去自己送走父母、婆婆的情境。開始感謝起自己能和女兒直言不諱探討生死議題。楊賢英說,我母親離世後留下一箱相冊,我放了5年不敢整理,鼓起勇氣翻開後我才發現,裡頭的人我都不認識,原來「父母珍視的回憶,不等於子女的回憶」。這幾年,她開始丟棄家中不需要物品,從照片、藏書,甚至是她出版的書籍。楊賢英說,做到斷捨離很簡單,「這就是一輛貨車就能解決的事」。
閱讀更多
1/ 30
第 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