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高風險

顯示第 21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你有這9症狀?恐為心肌梗塞!醫師提供保命自救方法,冬天必看

tCol 2024-12-12

NOW健康

你有這9症狀?恐為心肌梗塞!醫師提供保命自救方法,冬天必看

冷氣團接連報到,氣溫溜滑梯,除了要注意保暖,更不可輕忽心臟健康!低溫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加上天冷汗流得少、喝水量也跟著減少,更容易增加心臟負擔。若本身又有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心肌梗塞的風險更是大幅提升,不得不慎!

閱讀更多

抗癌神器找到了?北醫教授:多虧菇蕈多醣體,讓扁桃腺癌消除,助我能繼續站在台上演講

tCol 2024-12-11

林暐鈞

抗癌神器找到了?北醫教授:多虧菇蕈多醣體,讓扁桃腺癌消除,助我能繼續站在台上演講

筌科生技於11/26在台北凱薩飯店,舉辦預防醫學與健康管理新思維第四期講座,邀請臺大漁業科學研究所陳秀男教授、拉菲爾人本診所黃英家副院長、臺北醫學大學謝明哲教授、筌科生技董事長李鴻彬、臺北醫院劉明偉醫師共襄盛舉,分享知識、幫助眾人邁向美好熟齡生活。

閱讀更多

她做醫美「舒眠麻醉」喪命!拔牙、腸胃鏡也常用,標榜「睡一覺起來就好了」…醫:比插管全麻更危險

tCol 2024-12-10

郭美懿整理

她做醫美「舒眠麻醉」喪命!拔牙、腸胃鏡也常用,標榜「睡一覺起來就好了」…醫:比插管全麻更危險

台北市南京西路一間知名醫美診所,日前驚傳一名49歲女子進行電波拉皮相關療程時,在施打靜脈麻醉後出現血氧濃度異常,緊急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這種常見於醫美、牙科的麻醉方式,被坊間稱為「舒眠麻醉」,號稱「睡一覺起來手術就做好」,而其所使用的藥品為丙泊酚(Propofol),由於外觀呈現乳白色,因此又稱為「牛奶針」。 對此,麻醉專科醫師表示,「舒眠麻醉」並非醫學上的專有名詞,其實舒眠麻醉就是「鎮靜麻醉」,大都是從靜脈注射麻醉藥物的麻醉方式。這種麻醉方式雖然可以降低術後噁心、嘔吐與插管後喉嚨痛的機會,但以維持呼吸道的角度來看,舒眠麻醉會是比插管的全身麻醉還要來的更加危險。而丙泊酚具有鎮靜效果,坊間常用於舒眠麻醉、舒眠健檢、舒眠拔牙等,且有心跳減緩、降低血壓及暫時性呼吸中止的副作用,若沒有拿捏好劑量,致死風險非常高。除了在2009年奪走流行天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生命,自2010年至2014年間,全台共有近300人因自行施打過量丙泊酚喪命。

閱讀更多

2025年超高齡社會來臨,老年人口增加! 臺灣 AI科技創新,搶攻銀髮商機

tCol 2024-12-05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2025年超高齡社會來臨,老年人口增加! 臺灣 AI科技創新,搶攻銀髮商機

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突破20%,扶老比逐漸攀升,估計到了2040年,每2位就業者將負擔一位老年人口的生活與醫療照護需求。而高齡化所帶來的挑戰,臺灣將如何透過科技創新,導入AI智慧改善長者的生活品質,打造更優質的照護與居家生活?

閱讀更多

現金、定存、銀行存款,長期最危險!建議準備六個月到一年的現金需求量,剩下投資這2個

tCol 2024-12-02

周冠男

現金、定存、銀行存款,長期最危險!建議準備六個月到一年的現金需求量,剩下投資這2個

理財是主動的,要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積極擬定支出計畫及投資目標與策略。理財規劃主要的工作是資本配置,決定將資金配置在無風險資產及有風險資產的比例,並在合法範圍內,盡量將稅負降到最低。無風險資產包含現金、定存、銀行存款及美國國庫券,有風險資產包含有風險的固定收益證券(即債券)、股票及房地產。債券有國內外長短期國家債券及公司債券,股票則有國內外公司的股票。

閱讀更多

首波冷氣團殺到!低溫下探10度「中風」發生率急升…醫曝「3瞬間」最危險:這兩處保暖不可少

tCol 2024-11-26

蔡曉萱 整理

首波冷氣團殺到!低溫下探10度「中風」發生率急升…醫曝「3瞬間」最危險:這兩處保暖不可少

根據中央氣象署預報,今(11/26)日鋒面過境及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半部氣溫明顯下降,各地則越晚越冷。這波冷氣團最冷時段將出現在28至29日夜間至清晨,屆時低溫可能降至12度,民眾應做好保暖,慎防低溫與巨大溫差帶來心的血管疾病風險。

閱讀更多

45歲男「等看診突昏倒」心跳停止!醫狂電擊5次救回一命,他忽視「這些症狀」險送命

tCol 2024-11-21

蔡曉萱 整理

45歲男「等看診突昏倒」心跳停止!醫狂電擊5次救回一命,他忽視「這些症狀」險送命

近日氣候明顯轉涼,日夜溫差大,容易造成血管劇烈收縮,導致血壓上升,若血管內不健康的斑塊破裂,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或中風,增加猝死風險。台中一名45歲男性在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等待門診時突然失去意識OHCA,經過5次電擊才恢復微弱心跳,並緊急裝上「葉克膜」維持生命跡象,醫師檢查發現他有一條冠狀動脈阻塞達99%,幸而搶在2小時內放置支架打通,現已恢復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天氣一轉變就爆發」!這種人染RSV死亡率增1倍…若感染「無抗病毒藥可用」,靠疫苗增8成抵抗力

tCol 2024-11-14

郭美懿整理

「天氣一轉變就爆發」!這種人染RSV死亡率增1倍…若感染「無抗病毒藥可用」,靠疫苗增8成抵抗力

「歌神」張學友6月在台舉辦演唱會,暌違6年與台灣歌迷見面,卻因感染RSV(呼吸道融合病毒)緊急取消,直到身體好轉才繼續進行後面3場小巨蛋演唱會。許多人都以為只有嬰幼兒才會感染RSV,事實上63歲的張學友也屬於高危險群,熟齡族一旦感染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尤其是心臟衰竭;而若有心血管病史者,入住加護病房的風險更是高出50%,死亡風險增加1倍,因此千萬不可小覷。

閱讀更多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恐致失明!醫曝延緩病程1關鍵

tCol 2024-11-08

NOW健康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恐致失明!醫曝延緩病程1關鍵

國人糖尿病問題相當普遍,且患者人數有逐年提升的趨勢。如果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起全身性併發症,其中視網膜病變更是不可忽視的健康問題,嚴重可能導致失明。

閱讀更多

胃鏡照出「息肉」怎麼辦?醫曝胃息肉三大類型:超過1公分建議切除,4症狀出現恐「癌化」警訊

tCol 2024-11-07

蔡曉萱 整理

胃鏡照出「息肉」怎麼辦?醫曝胃息肉三大類型:超過1公分建議切除,4症狀出現恐「癌化」警訊

不少民眾在胃鏡檢查時意外發現胃息肉,初聽到時總是心頭一驚,其實胃息肉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九成小於1公分且癌化風險較低,只需持續觀察。但醫師提醒,部分胃息肉有癌化風險,尤其「增生性胃息肉」及「腺瘤性胃息肉」更需要特別注意,一旦發現要及早處理,以免演變成胃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