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0
照護線上
你常常會聽到「高血壓」這個病名。即使現在高血壓的盛行率很高,但更多患者並不習慣規則控制血壓,只要一量到血壓變高,就會說:「啊,剛剛可能太匆忙了」或「現在剛好比較緊張」等等解釋血壓變高的情境,總認為自己「血壓高只是暫時性的」,而沒把高血壓當成是需要注意的長期狀況。
閱讀更多
2021-03-23
李易紓
進入中年後,月經量出現不規則或減少至沒有,就是步入更年期的徵兆,此時期卵巢功能退化、雌激素逐漸減少,可能引起許多的不適,統稱為「更年期症狀」,高醫營養部營養師許玉恒說,面對這些不舒服,可以運用飲食來調整減緩因荷爾蒙減少所造成的身體變化。
閱讀更多
2021-03-10
許淳彰醫師
上班忙、壓力大、嘴巴好癢想吃點東西,可是又怕吃了體脂肪又上升「嘴饞」永遠是減肥最大的敵人。
閱讀更多
2021-01-20
林靜芸醫師
陳董受日本教育,很愛乾淨,只要流汗就洗澡,而且每次洗澡都用粗毛巾及清潔劑搓洗。陳董60歲時嚴重皮膚過敏,他作過測試,也避開過敏原,醫師吩咐他不要過度清洗。但在陳董的觀念,皮膚生病一定是沒洗乾淨,所以他改用減敏的清潔劑,依然常洗澡外加早晚泡澡。結果皮膚過敏愈來愈嚴重,除了得服用抗組織胺,還需標靶藥及類固醇。更慘的是藥物副作用,如骨質疏鬆、高血壓、高血糖,慢慢出現。
閱讀更多
2021-01-08
照護線上
民眾平常解尿的時候,若看到很多泡泡,大家心中都會緊張,擔心是不是敗腎或腎臟出問題,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能傷害腎臟的因素,究竟應該如何「顧腎」,又或是罹病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平時應如何自處呢?請腎臟專家醫師來為你解說。
閱讀更多
2021-01-05
平松類
有些上了年紀的人容易把「我已經沒幾天好活」、「我都已經一隻腳踏進棺材了」這類喪氣的話掛在嘴邊,偏偏他們反而是最重視養生,會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乖乖遵從醫囑服藥、會限制 鹽分 攝取的一群人,而我父親就是其中之一。
閱讀更多
2020-10-28
李易紓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更是最可怕的沉默殺手,沒有明顯症狀,突如其來就發生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衰竭、主動脈剝離等嚴重病症,病發後可能驟逝,但更可能落入費盡心力的照顧和復健。其實,40歲後做足預防高血壓的3件事,就能防止悲劇發生。
閱讀更多
2020-09-29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院長陳建志醫師
每逢中秋佳節湧現車潮和人潮,更是出現不少「肥胖潮」!中秋必吃有三寶:月餅、柚子、烤肉。想要吃得開心,體重不失控,就讓營養師幫助你!
閱讀更多
2020-08-25
林芷揚
天氣炎熱不只要補充水分,而且不能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否則可能已經來不及。高溫加上水分補充不足,容易引發熱衰竭,引起虛弱無力、噁心想吐的症狀,嚴重時還會造成腎衰竭,不可不慎。
閱讀更多
2020-08-14
成田美紀, 檢見崎聰美
所謂低營養,指的就是日常生活中,未充分攝取維持健康身體所需的必要營養素,且特別容易缺乏熱量和蛋白質。低營養可分成熱量和蛋白質皆不足,以及只有蛋白質不足這兩種情況。略胖的外表下卻有低營養問題的人,就屬於後者。
閱讀更多
5/ 14
第 5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