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4
李易紓
出現眩暈、頭痛、吞嚥困難、單側或全身無力要特別注意!這些都是腦中風徵兆,別只吃止痛藥輕忽!莊小姐,49歲,因為基底動脈阻塞造成急性缺血性中風,靠著及時送醫,採取顱內動脈取栓術,將血管內血栓移除,從昏迷狀態被推進急診,到出院回到工作崗位,僅僅花了11天,成功逆轉可能面臨癱瘓的中風人生。
閱讀更多
2020-08-25
高原
談到孤獨這個詞和它代表的意義,我相信每個人都對此深有體會。我們害怕一個人吃飯、不想一個人逛街、擔心沒人願意陪伴自己……孤獨並非標籤,而是人天生具有的一種人生體驗。哪怕這個人混得再好、朋友再多,夜深人靜時也有一絲油然而生的寂寞滋味。那就像我們的影子,無法驅逐、揮之不去,來的時候不打招呼,經常令人措手不及。
閱讀更多
2020-08-11
林芷揚
台灣40歲至70歲的男性,高達52%的人有功能障礙勃起,其中僅10%尋求治療,求診率偏低。值得注意的是,勃起功能障礙是心血管疾病、攝護腺疾病、血脂異常、糖尿病、憂鬱症和高血壓等疾病最早出現的警訊,影響的不只是性生活,若有症狀應及早就醫。
閱讀更多
2020-08-10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方先生長期工作壓力大,平時都靠吃東西來舒壓,體重一路飆升到94公斤,三高指數居高不下,有一次還突然身體半邊 麻痺 昏倒!曾經嘗試過各種減肥瘦身方法的他,每次都有各種因素藉口而半途而廢。
閱讀更多
2020-07-21
上野千鶴子
我之所以研究照護相關問題,是希望自己能成為「聰明的消費者」,否則就無法得到令人滿意的服務品質。以下是依據我研究成果所整理出來,如何能享受良好照護服務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受照護者應具備的十大素養。
閱讀更多
2020-07-08
林志豪醫師
最近收治了一些中風患者,讓我想提醒大家,夏天天氣熱、容易流汗,記得要適當補充水分,因為脫水可能增加腦中風風險。另外,還要提醒大家,要注意是否有「小中風」的症狀!
閱讀更多
2020-06-03
黃冠誠
忍,不是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是放下,放下心頭的那把刀,就不用忍了。否則,那把刀遲早要開殺戒,不殺人就會殺自己。放下了,也就無所牽掛了。
閱讀更多
2020-05-11
林芷揚
家中是否有長輩或枕邊人睡覺時,會隨著夢境說話、做出動作,好像在演出夢裡的故事?50歲後,若經常出現鮮明、可怕的夢境,伴隨睡眠中出現手部揮舞、喊叫的行為,應特別注意,有可能是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前兆。
閱讀更多
2020-05-05
林芷揚
顏面神經 麻痺 在男女老少身上都有可能發作,機率幾乎無差異,患者經常是在早上起床照鏡子時赫然發現的。值得注意的是,顏面神經 麻痺 多在季節交替時發作,通常是突然發生,約 8 成左右會在 3~4 周自然緩解,甚至有 9 成會痊癒。除了尋求神經內科醫師診療,也可搭配中醫治療,加速緩解症狀。
閱讀更多
2020-04-29
林芷揚
一名55歲林姓婦人日前因左眼紅紅的、有異物感,前往眼科診所就醫,表示近來參與地方基層防疫,工作繁重、睡眠不足。起初,她以為眼睛發紅只是結膜炎,但3天後,左眼四周皮膚冒出腫痛的紅疹、水泡,左眼不僅出現灼熱的刺痛感,視力也變得模糊,經醫師診斷為「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所幸接受一周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後,症狀逐漸改善,也沒有影響到視力。
閱讀更多
9/ 15
第 9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