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1
郭美懿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使得胃食道逆流盛行率激增,約有3~4成國人罹患此病。症狀包括溢酸、火燒心、胸悶、胸痛、噁心、咳嗽等,不僅影響生活,更可導致失眠、作息紊亂,還有人困擾到想輕生。醫師提醒,50至59歲以及社會新鮮人是2大好發族群,女性罹患率又比男性高2倍,平時應避免熬夜,進食後2小時別躺下、也要盡量少吃宵夜。
閱讀更多
2023-04-28
NOW健康
春天的氣溫說變就變,早晚溫差10度以上不在少見,對鼻過敏族群而言,不堪氣溫忽冷忽熱的劇變刺激,恐誘發過敏症狀加劇,不只是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甚至連喉嚨痛、頭痛、頭昏腦脹,又因鼻黏膜腫脹而常常左右輪流鼻塞不通,進而引發學生學業退步、成人思考力退化、記憶減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讓鼻過敏患者不堪其擾。
閱讀更多
2023-04-18
郭美懿
作家瓊瑤與丈夫平鑫濤鶼鰈情深40年,但平鑫濤晚年罹患失智症臥病在床,瓊瑤更在他生前為了一根鼻胃管,與三名繼子女槓上。當時,瓊瑤認為放鼻胃管是對丈夫的折磨,但平家子女們則不忍父親單靠營養點滴續命「慢慢餓死」。其實除了鼻胃管之外,吞嚥困難的病人仍有「胃造口」手術可以選擇,不但不會影響外觀、也較舒適,能讓病人保有較佳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2023-04-12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護理部3N加護病房 李美淑護理長
編按:「我的叔叔因為突然感染肺炎送急救,裝呼吸管送加護病房,第二天主治跟太太說,可能要氣切…家屬不能接受,其他親戚也說,千萬不要氣切,氣切就等於放棄,等同植物人臥床,真的完了。」幾年前,網路論壇《mobile01》曾有網友以「氣切=無效治療、死路一條嗎?」為題發文,掀起熱烈討論。在傳統觀念中,常有人認為「一旦做氣切,等於一輩子就要躺在病床…」,但其實,這是錯誤的迷思。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說,氣切只是多打開一個呼吸通道,並不影響患者本身病況;而醫生會建議氣切,通常是患者本身的疾病已需長期插管照護,而非氣切導致患者長期臥床或者昏迷不醒。面對要不要幫親友做氣切的抉擇,到底該怎麼辦?氣切真的會把人帶向死亡嗎?還是說本來可以短痛,改氣切後反而是長痛?讓我們聽聽第一線的護理長怎麼說…
閱讀更多
2023-03-22
郭美懿
新冠疫情趨緩,指揮中心也大幅放寬口罩令,不過流感等呼吸道病毒仍持續於社區活動,光是上週(3/14~3/20)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就高達47,009人次,預估要到清明節之後、4月中旬才能脫離流感季。無論是流感、新冠肺炎、過敏性鼻炎,都會有呼吸困難的症狀,一旦覺得呼吸卡卡、甚至喘不過氣來,是不是就要趕快就醫呢?如果想看醫生要掛哪一科?又可能是罹患什麼疾病?
閱讀更多
2023-02-10
郭美懿
74歲「綜藝教母」張小燕已淡出螢光幕3年,退休後愜意生活的她鮮少公開露面,沒想到近日回台過年的女星徐曉晰巧遇小燕姐,驚喜拍下女兒跟綜藝教母的合照。只見張小燕將短髮染成藍色,以紅唇、圓框眼鏡和大珍珠項鍊搭配公主袖外套,不但打扮時尚,外表也是十足凍齡,讓徐曉晰讚嘆:「狀態非常好!」
閱讀更多
2022-12-01
羅佳琳醫師口述整理
近年來,乳香精油愈來愈受歡迎,甚至成為協助修復身體發炎的調養品。其實乳香本就來自於乳香屬 (Boswellia) 植物中的芳香樹脂,這些從乳香樹受傷部位滲出來的樹脂功能如同結痂,能讓傷口痊癒。因此在後疫情時代,對協助身體修復也具有極佳的保養功效。
閱讀更多
2022-08-22
陳意華
媒體創意人俞國定2015年4月透過健檢得知罹患鼻咽癌第3期,在醫療團隊積極治療下於同年8月結束療程,鼻咽癌屬可控制的癌症,平均5年內未發病代表已痊癒,罹癌走過7個年頭,現在的俞國定每半年持續追蹤。罹患癌症並未打亂俞國定的生活步調,反而淬湅出更美好人生,俞國定學會和自己、和家人,以及和上帝修復好關係。
閱讀更多
2022-08-05
吳淡如
人生是一枚錢幣,不管發生任何事,錢幣都有兩面。迥然不一樣。我出生的時候,祖母才48歲,肯定不算老。可是當我是個幼兒的時候,我認為祖母其實算是很老了。剛出生的小動物對「老」這個字是很敏感的,他們完全認得出誰是哥哥姊姊,誰是上一代,誰是上上一代,除非說謊可以得到糖果。祖母是我生活的主要照顧者和依靠,當我知道人總有一天會老死,就很擔心她會離開我。
閱讀更多
2022-07-14
郭美懿
國內新冠疫情逐漸降溫,但每天仍有2萬上下的新增案例,有人確診康復後更出現長新冠症狀。作家蔡詩萍昨天在臉書分享自己染疫經驗,並自爆因不信邪在解隔後去跑馬拉松,沒想到免疫力低下導致帶狀皰疹發作,幸好太太林書煒警覺性高,堅持帶他二度就醫。蔡詩萍呼籲,感染新冠肺炎即使是輕症也要好好休息,勿太快投入劇烈運動,以免併發其他後遺症。
閱讀更多
2/ 9
第 2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