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黃明惠 整理
當出國玩時,到了景點你第一件事會做什麼?日本警視廳最近發文,叮嚀大家出外遊玩時,到達景點記得先拍照,尤其有小孩子的家庭更要留意。為什麼要這樣做?原來是因為如果小孩不幸走失,可方便辨認。
閱讀更多
2024-08-14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對於家中有失智...等身心障礙家屬的家庭,或多或少有聽過「監護宣告」這個法律專有名詞。
閱讀更多
2024-08-13
樂透人生─吳家揚
最近2位政治人物一審被法官判刑,因為從記帳紀錄得知貪腐的事實,此外也有某政黨因政治獻金申報不實,出現有大筆競選支出帳務瑕疵,引發「作假帳」風波。但其實家庭和公司的財報目的都一樣,就是讓當事人或外部人可以迅速了解財務狀況。公司財報可能造假,讓特定人來牟利。但自己的家庭財報,一定要真實呈現數字,千萬不要自欺欺人。
閱讀更多
2024-08-13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您覺得遺產是什麼呢?」如果您問我,我的回答是:「遺產是留給家人最後的禮物!」但如果家人為如何分這些禮物而意見不合,爭破頭並為此對簿公堂呢?有些家庭甚至為此衍生刑事案件,您知道嗎?其實分配禮物的遺囑,可以成為我們留給家人的「最後一封情書」~
閱讀更多
2024-08-13
彭冠宇
「In the words of the Scottish proverb, “Be happy while you`re living, for you`re a long time dead”― David Ogilvy, Ogilvy on Advertising這句蘇格蘭的諺語:「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快樂,因為死了以後的時間很長。」是奧美廣告創辦人之一的奧格威及我敬愛的老友孫大偉喜愛的名言。
閱讀更多
2024-08-12
彭蕙珍
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的人生充滿波折,他曾3度積攢到上億元,卻也3度資產歸零。他自嘲:「我經歷百戰,已經是不老之身,也曾感覺自己的命為何這麼不好,但哭泣過後很快就站起來。」他從公共工程轉型為建商,近年專攻都更,目前有7個案建案正在興建,41個案子正在進行,「公司1年案量有百億,手中有2千億案量;連續10年,每年公司至少都能賺進一個股本。」他預計幾年後公司就會上市櫃。
閱讀更多
2024-08-12
勞倫斯.克里寇夫
編按:作者克里寇夫教授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者、理財專家,他運用經濟學原理、高階演算法以及財富觀念打造了一個靈活、實用的財務決策框架「生活水準機器」,適用全年齡層和不同收入水準的使用者,幫助大家開始財務規劃的第一步,先清楚財務底層邏輯,才能降低生活風險,進一步提高消費能力與生活,克里寇夫教授稱它為「金錢魔法」。
閱讀更多
2024-08-09
且慢基金投資研究所
前半生都在繳房貸車貸、養小孩,很難存錢,50歲才開始存退休金來得及嗎?中年夫妻規劃退休理財,但只想穩賺不虧,該怎麼做?中年人財務規劃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無法接受本金虧損。特別是當投入本金已達一定規模時,通常只需一個10%的虧損,便可能吃掉前十年的大部分獲利。因此,這個階段不應再過度追求投資上的高彈性,而是將重點放在穩健複利上。透過「四筆錢」資產配置方案,把適合的錢投資到適合的投資商品中,財富自由超簡單。
閱讀更多
2024-08-09
林靜君談心室
19歲男大學生說,自己與家人信仰不同,他參加教會活動想受洗,爸爸卻以「歷代祖先都是拿香,家裡的玄天上帝要傳承下來」阻攔,爸爸甚至說兒子信教給這個家投下震撼彈,讓自己「睡不好、吃不好,才幾天頭髮就白了很多。」兒子的「上帝」遇上老爸的「玄天上帝」,當親子之間信仰不同,該如何找到和諧相處之道?
閱讀更多
20/ 30
第 2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