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周依潔 律師
編按:新春一開工便傳來女星大S驟逝消息,令人驚愕惋惜,她離世後留下一雙年幼兒女,親權與遺產引發爭議,連墓葬形式都讓外界多所討論,也促發許多人思考預立遺囑的必要性。究竟遺囑該怎麼寫、一份有效的遺囑需要什麼要件?需要見證人嗎?律師周依潔針對常見的3大問題提出解答,告訴大家:如何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閱讀更多
2025-01-10
劉韋德 律師
現行自書遺囑的規定是在民國19年就有了,到現在快要百年,至今沒有修改過,那時電腦尚未發明,中文打字機也不普遍,當時立法的人,可能也沒想過是否可以利用電腦或是打字機的方式來做自書遺囑。
閱讀更多
2025-01-07
郭美懿整理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2019年被診斷出肺腺癌後積極抗癌,但去年12月透露癌症復發,且已轉移到肝臟與骨盆腔,之後發現是更凶猛的「黑色素癌」,一下子擴散至多個器官,病況跳至第4期,就連跨年也只能在醫院度過。對於疾病,陳文茜淡然面對、態度隨緣,自述「那不是堅強,而是體悟」——每個人最終都會被疾病打敗,只是何時什麼方式?不過她畢竟是學法律出身,因此仍存在一些理性,想在人生劃下句點前預立遺囑,為視若孩子的寵物狗安排好去處,也想將遺產留給想捐贈的單位。只是看到預立遺囑的繁冗規定,她差點沒昏倒,直呼「活人都可以被整暈!」
閱讀更多
2024-10-10
郭美懿
58歲知名媒體人范琪斐8月驚曝與結婚20年的美籍老公Roberto離婚,透露近因是第三者介入,遠因則是兩人對老年生活的想像不一樣。今(10/10)凌晨她在臉書正式宣告,與Roberto已完成離婚手續,雖然決定此生再不相見,但她還是特地小小打扮了一下,「覺得要留個好印象。」她稱這真是個無謂的行為,但清空身分證上的配偶欄,感受到「一起生活了20年的人,完完全全的,從我的生活裡消失了。」她對自己打氣,也開放大家祝福:「請恭喜我,因為我真的會過的比以前更好。」
閱讀更多
2024-08-28
林暐鈞
遺產,是長輩遺留的禮物,還是關係中的毒物?生前不安排財富傳承、交給法定特留分,真是省事方法,還是家庭分裂的禍根?已執業15年的明恩法律事務所吳挺絹律師說,「曾有案例是父母沒立遺囑、或財產分配方法有錯失,導致日後子女爭產,官司一打就長達7年。」另有案例是爭產後,哥哥要寫族譜,才請她代為詢問、取得妹妹相關資料…「爭產完的兄弟姊妹,還會再聯繫嗎?有難度!」更有許多客戶分享:「沒想到手足會為了財產來告我!」
閱讀更多
2024-08-28
劉韋德律師
張榮發遺囑無效的訴訟,歷經3年終於結束了,多數人都只知道張國煒最後勝訴的結果,但若仔細看過判決書,可以發現張國煒贏的並不輕鬆,甚至是有點驚險,因為張榮發的遺囑確實有些瑕疵。
閱讀更多
2024-03-20
朱家棟
經常有很多民眾與子女間的房地產移轉,都想透過子女來購買父母的房子以規避贈與稅;但子女通常沒有足夠資金可以支付給父母,於是就想出用借款給子女的名目,來讓子女有錢、有金流可以買自己的房子,但《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6款即明確規定跟父母借款而來的資金購買父母親的房子,即使有金流仍會國稅局視同贈與,而課徵贈與稅。
閱讀更多
2024-02-26
郭美懿
「很多人以為南部長輩不會寫遺囑,其實我們平均每周承辦2件以上,因為現在不動產價值越來越高;尤其是周邊有比他年輕的人走掉,或是另一半過世,看到小孩有爭執的時候,他會想不如自己先寫好!」經手過1200件遺產繼承的地政士李宜玲,一語點破傳統迷思。
閱讀更多
2024-01-17
黃碧芬
老王過世時,有妻子阿芳、父母親2人、2位姐姐,其中父母親均拋棄繼承,老王的遺產由誰繼承?
閱讀更多
2023-12-25
李宜玲/禾宜地政士事務所創辦人
一對每天煮飯端東西過來的善良夫妻,跟一個喜歡孩子的老伯伯,就這樣生活一起,20年都過去,孩子大了,上大學了。但對於他們來說,彼此像真的家人一樣,這個父親不是真的父親,這對夫妻也不是真的子女,但情感確是如此真摯!更甚血親。
閱讀更多
1/ 3
第 1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