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郭美懿
位於亞熱帶的台灣日照充足,卻有高達6成民眾維生素D不足。醫師指出,除了過度防曬、戶外活動少、飲食攝取不足,年長者的維生素D合成能力也會下降,每增齡10歲就減少13%,因此熟齡族更應該留意攝取量,成年人每天補充800 IU,有助預防骨鬆、骨折、肌無力及各種感染疾病的產生。
閱讀更多
2025-04-24
艾蜜莉
股市中,真正讓人受重傷的,大多不是因為看錯股票,而是覺得自己不會遇到黑天鵝,以及沒有為「突發狀況」保留空間。以價值投資的角度來說,任何時候都要保留底牌、保留有錢加碼,至少要能撐得過那段市場悲觀的期間。有人提出疑問,如果時刻都要保留資金,股市大漲或反彈的時候沒辦法搭到上漲列車,這樣不會拖累整體的報酬率嗎?這個問題很常出現,尤其股市表現好的時候,手握現金可能就感到錯失恐慌,感覺你的錢沒有去幫你賺錢就是在偷懶!回想一下四月初的股災,股價急跌、信心渙散的時候,許多原本被高估的股票大跌,甚至是基本面好的公司也被拋售,當股價繼續下跌,才能用更好的價格買到更多價值不是嗎?但問題是,前面就把所有資金用光,就只能乾瞪眼了。
閱讀更多
2025-04-24
蔡佳伶整理
想想我們的生活,忙得像陀螺一樣,下了班只想趕快弄點方便的吃。於是,架上琳瑯滿目的加工食品成了救星,微波一下就能填飽肚子。但你知道嗎?這些食品在層層加工後,許多珍貴的維生素、礦物質早就流失殆盡。我們吃下去的,往往只剩下熱量和空虛。你是不是也這樣?每天三餐照吃,肚子不餓,卻總覺得哪裡怪怪的?預防醫學及癌症醫學醫師張適恆提醒:小心,你可能正陷入「隱性飢餓」的陷阱裡!
閱讀更多
2025-04-23
數位內容部整理
46歲的張小姐平時身體狀況良好、沒有慢性疾病,鮮少就醫,但因家人陸續罹癌,決定到家醫科門診諮詢。醫師評估年齡、家族病史等整體狀況,發現她符合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肺癌4項公費篩檢資格,隨即協助轉介安排各項檢查。最終檢查結果皆無異常,讓張小姐安心不少,而公費補助更減輕了原本預期自費負擔的壓力,直呼「真是賺到了」。
閱讀更多
2025-04-23
玉置泰子
一九三○年(昭和五年)我出生於大阪浪速區,也在這裡成長。二○二○年,我九十二歲了(編注:此指作者寫書的那一年),仍然是從星期一上班到星期五、上午九點工作到下午五點半的全職上班族。
閱讀更多
2025-04-21
郭美懿整理
台灣65歲以上失智盛行率約7.99%,且隨年紀增長,失智比例越高,其中又有6成是大腦中類澱粉蛋白斑塊異常累積而成的阿茲海默症。許多病人早在臨床症狀出現前15年,類澱粉蛋白斑塊已在腦中堆積,因此及早發現、治療,對延緩失智至關重要。過去確診阿茲海默症必須做腦脊髓液檢測或正子斷層造影掃描,不僅侵入性高,費用也昂貴,普及性受限。如今臺北榮總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發現,只需透過簡單的驗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高風險族群,且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
閱讀更多
2025-04-21
劉教授
對於成功的企業或組織,大部分人的印象一定是該組織的領導人及團隊成員是多麼優秀,企業獲利一定屢創新高,並且該企業在創新上一定不斷突破,領導人的思維一定很有遠見。但企業的成功關鍵一定這麼表面嗎? 其實不然,因為根據過去管理學的 研究 ,絕大多數企業都擁有成功的條件,例如擁有充沛的資源,也擁有最聰明的人才,但最後卻不一定能夠成功,就算一時成功了,也無法確保一再成功。若能確保一再成功,其背後成功的關鍵在於該組織擁有健康的體質。
閱讀更多
2025-04-20
中時新聞網 楊婕
植化素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蔬果所含的植化素也不同,醫師張適恆指出,芹菜、綠花椰菜、紅蘿蔔、洋蔥、大番茄所含的植化素,最具防癌、抗癌潛力,其中大番茄的茄紅素,還能預防大腸癌、胰臟癌等12種癌症。
閱讀更多
2025-04-18
蔡佳伶整理
資深男星廖峻近日驚傳第三度中風,於4月17日緊急送醫,目前已轉入加護病房。據經紀人表示,廖峻目前病況「有時穩定、有時不穩定」,引發外界對中風反覆發作的關注。其實,中風患者面對的最大風險之一,就是「中風再發」。根據台灣的一項大型 研究 顯示,傳統針灸治療或許能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健康戰役中,提供一線希望。更令人關注的是,若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的同時也進行針灸,其再發風險最低,顯示針灸與西醫治療可能有加成效果!
閱讀更多
2025-04-18
NOW健康
「癌友少吃,讓癌細胞挨餓,可以抵抗癌症。」,這可是相當危險的謬論,不過,林口長庚醫院最新 研究 證實,讓免疫細胞「挨餓」,確實可以提升對於癌細胞的攻擊能力,提升癌症治療效果,1名晚期鼻咽癌患者肝臟、肺臟轉移,傳統治療無效,接受這項合併療法後,腫瘤竟完全消失。
閱讀更多
1/ 30
第 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