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用祛濕食材排除體內濕氣時,不但應考量自我體質與食材性味,更應找出造成體內濕氣凝聚的真正原因,才能確實達到祛濕目的。
中醫將體內濕氣簡單分為「寒濕」與「濕熱」,不同體質,所需排濕食材自然也相異。常生中醫診所中醫師辛重毅指出,寒者溫之,熱者涼之,也就是說,同樣排濕,體寒之人應多攝取溫熱食材,體熱之人則應多攝取祛熱食材。
薏仁可排濕 但寒性體質不宜多吃
在選用祛濕食材排除體內濕氣時,不但應考量自我體質與食材性味,更應找出造成體內濕氣凝聚的真正原因,才能確實達到祛濕目的。
快速掌握自我體質的方法是觀察舌苔。寒濕體質者舌苔偏白,濕熱者舌苔既厚且黃,而濕氣會阻礙氣血運行,所以頭部容易感到悶重、發暈,四肢有痠重感、疲勞且大便黏濕。
針對不同體質,再謹慎選用適合體質的排濕食材。例如薏仁性味微寒,體寒之人不宜長期服用,且不應飲用冰鎮後的薏仁水,以免寒上加寒,使濕氣積聚體內,更不利於排濕。
白扁豆、山藥、冬瓜子 都是排濕好幫手
排濕食材中,除了廣為人知的薏仁,辛重毅還推薦白扁豆。他表示,白扁豆性微溫,不似薏仁偏寒,補脾除濕效果極佳,唯一缺點就是烹煮時較不易熟, 建議可先稍加預泡,使之軟爛易煮。
此外,玉米鬚性平,有利水消腫之效;冬瓜子(冬瓜的種子)性微寒,能清肺化痰、利濕;淮山(山藥)可益氣養陰、健脾補腎。辛重毅解釋,淮山本身雖非利水食材,但可健脾補腎,強化與排濕相關的臟腑功能。
辛重毅表示,許多蔬果的皮都有利水功能,例如薑皮、胡蘿蔔皮、地瓜皮、花生皮等,因這些地下根莖類和果實長期埋於泥土下,具有調節水分、健脾利濕的功用。
另外,像是西瓜翠衣(介於果皮與果肉間的白肉部分)也有利尿排濕功效,不過屬性偏寒,濕熱體質者較適合食用。
具排濕功效的水產類食材並不多,唯生長於淡水的底棲魚類,排濕能力較好,如鯽魚,具健脾利濕功效;鯉魚則可利尿消除腫脹、腳氣與濕熱之病。
體濕之人 多吃飯、少吃麵
想要排濕, 不妨多吃米飯。「米比麥更適合台灣人,」辛重毅說,水稻種植於水中,本身排濕功能就強;小麥則多種植於旱地,反而容易凝聚濕氣。他建議體質較濕之人,可選擇米飯當主食,少吃麵食類。
而蔥、薑、蒜、辣椒、胡椒、白豆蔻等辛香料,皆具溫化濕氣的效果,脾胃虛寒者可適度調味食用,但分量不宜過多,否則易刺激腸胃。
體質較濕者,可從補脾著手,茯苓是常用藥材。茯苓性平,可利水滲濕,健脾安神;另外,赤小豆味甘酸性平,也能利水消腫。
赤小豆的形狀較紅豆細長,兩者品種不同。值得注意的是,中醫視赤小豆為消水腫的藥材而非食材,排濕效果較厲,不適合長期飲用,使用分量也必須由中醫師拿捏,以免傷腎。
四神湯 健脾利濕最好的食補
中醫養生講究平衡和諧,台灣最著名的庶民食補「四神湯」, 便充分掌握了均衡搭配的原則。四神,包括了淮山、芡實、蓮子與茯苓等四種藥材,溫涼搭配均衡得宜,再以豬肚或豬腸為藥引,煮成藥膳湯,可說是健脾利濕最好的食補。
「不過,再好的食補也不能天天吃,」辛重毅認為,除了均衡搭配,服用祛濕食材時更應掌握「適量」原則,平時保養一周1∼2次即可; 若感覺體內濕氣稍重,身體出現輕微不適,可酌量增加攝取祛濕食材,切不可單一且長期服用,恐怕祛濕不成,反害健康。
想要排濕,除了攝取排濕食材與藥材外,更應從強化肺、脾、腎等三大排濕臟腑著手。辛重毅強調,排濕不能只靠服用藥物或食物,因為體內臟器仍虛,濕氣還是會繼續堆積,應強化臟腑排濕功能,才是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