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獨處,不一定喜歡自己一個人!只是喜歡對未來的描繪越來越深,一個人的料理,是慢慢學會的事情

能獨處,不一定喜歡自己一個人!只是喜歡對未來的描繪越來越深,一個人的料理,是慢慢學會的事情

我最崇拜的廚師象廚說:「煮成功的焦糖,是苦中帶甜的。如果煮出來太甜,那就代表是失敗的焦糖喔!」太甜,是因為太害怕失敗,所以太早就關火。煮焦糖是一個非常緊張的時刻,失敗了也不能怪任何人。

 

眼睛要盯著融化的砂糖,等它從一灘清白的水冒出泡泡,再變成棕色。等待的時間會久得讓人以為步驟錯了,但當它突然開始變色,那速度又會快得讓人心驚膽跳,好像再多一秒就要毀掉。

 

我說,煮焦糖太難了。前面,要耐得住寂靜;後面,要煞得住歡騰。

 

任何一種成功都是這樣的,一定得經歷過一段長長的獨處,像洶湧的糖水泡泡,在焦化前,不允許任何攪擾。有人為了速成,而忍不住攪拌,那麼好不容易融化的糖,就會反砂成一開始的固體。能夠淡過稀薄,才能濃成琥珀。

 

▲(圖/幸福文化提供)

 

孤獨,往往是過度認真的衍生物,但當你太過專注,那根本就沒空感受孤獨。「噢!我要思考,最好不要有人來吵我。」有時候只是這麼想,就被歸類為喜歡孤獨的人了。有人真的很喜歡孤獨嗎?我想是有的,但更多的,或許只是不想被打斷專注罷了。

 

喜歡相處是人的天性,然而人還會喜歡比相處更重要的東西,例如夢想、例如自由、例如成就感。等擁有了重要的東西,再來相處也不遲,獨處後的相處,

 

更張弛有度、收放自如,不獨行於人群中、不隱沒在大海裡。畢竟人在成為自己之前,不知道一個人就可以擁有全世界。

 

就像砂糖還沒熬成焦糖時,也以為只有跟奶油、乳酪、蛋清、麵團混在一起,才能成為美味的甜點。其實他能自己感受鍋子的熱、水的離開、分子的聚合,最終成為閃亮的琥珀色。

 

閃閃發亮的焦糖,可以沾上水果、淋上布丁、沖入奶茶、裹上麵包,它的焦苦微甜,能與任何一樣甜點融洽搭配,這樣的美味,是只有焦糖才有的特別。

 

比相處更重要的事

 

以前的同學,不了解你的現在;現在的朋友,不知道你的過去。在一個人的時間空間裡,有對現在的思考、對回憶的清醒、對未來的幻想;不用照顧旁邊人的情緒,自己的燈,可以調到最暗、也可以開到最亮。

 

能獨處的人,不一定喜歡自己一個人,只是喜歡對未來的描繪越來越深。而一個人的料理,則是獨處的人一定會慢慢學會的事情。「蒜頭煸到有香氣、魚皮煎到金黃色」都是我剛開始在食譜裡最看不懂的描述。怎樣叫做有香氣?魚皮都要焦掉了、哪來的金黃色?真的是很頭痛。

 

料理就是有這樣的魔力,每一個步驟,都有它的道理。三分鐘煮泡麵也是煮、兩小時燉湯也是煮,沒有好與壞。不管難或簡單,都是我們的每一餐。

 

▲(圖/幸福文化提供)

 

如果一個從不煮飯的人,願意試試看下廚,那他必定會從這個過程中找到一些找了很久的東西。或許是白天問題的答案,或許是夜晚反側的釋懷。我也曾經並不煮飯。然而開始之後,我才發現,原來很多事情,我可以自己掌控。

 

開始自己煮之後,我學會了挑肉選菜、我體驗了買蔥送蒜。逛過菜市場,才能算地頭蛇,生命裡多了一種超級市場之外的選擇。

 

我們這輩子赴湯蹈火,卻沒人逃得過滄海桑田。那麼,就認真體會當下的每一餐、每個時節,讓這生人間煙火熬出一輩子千山萬水。

 

來時路很長、眼前路無盡。一個人的料理,不在目的地,而是在這漫漫長路上,溫飽每一個夜裡的獨自打拚。

 

不論結果是成功或失敗,都是我自己的決定造成的。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摘自《下班後,人生才開始:上班決定薪水,下班決定人生!》幸福文化出版,張安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