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7
呂秋遠
律師你好,我有一個問題不太有膽當面問長輩,就是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很多人都會標榜自己自從出社會後,沒有再跟父母拿過錢,非常的自立自強。可是到了父母過世時,對於遺產卻非常的計較,一堆兄弟姊妹爭遺產到翻臉,甚至是對簿公堂,呂律師你自己應該有經手過一堆這種案件。父母的錢生前都不屑拿,死後卻搶到爆,這樣不是打臉過去的自己嗎?真正的始終如一應該是遺產也不拿 or 全部捐出去才對,會這樣做的人幾乎是微乎其微,該怎麼解釋這種現象?
閱讀更多
2019-11-18
黃健誠
在買房、看房時,除了看房屋格局等基本條件外,經常有人將有無停車位納入重要考量裡,因為若住在人口稠密的都會區裡往往停車不易,否則就是要每個月花個幾千元租車位。
閱讀更多
2019-11-15
蜜雪.史丹克鮑加德
我經常問他:「你希望五年後的你是什麼樣子?」他那預言式的回答永遠是:「誰知道五年後還會不會在這世上,有什麼重要呢?」他會叫我「活在當下」,而我總是大笑,笑他真是個心思單純的人。
閱讀更多
2019-10-29
恩典法律事務所
幾天前看到一則新聞,因為跟父親很少有往來,得知父親過世後有大筆債務,就立刻向法院辦理拋棄繼承,拋棄繼承不久得知父親還有留下千萬房產,扣除債務後還有500萬元的遺產,他向法院撤銷拋棄繼承無效,最後這筆遺產就讓父親的兄弟繼承了,產生了讓人『遺憾』的感想,究竟:
閱讀更多
2019-10-26
林芷揚
中廣流行網26日舉辦公益講座「傳承財富傳遞愛」,由「理財生活通」節目主持人夏韻芬主持,邀請恩典法律事務所律師蘇家宏,在活動中指導聽眾如何寫遺囑。在律師團的見證下,最後共有146位民眾現場完成遺囑,將滿滿的愛傳遞給子女和家人!夏韻芬也公開分享她親筆寫下的遺囑,其中不只有財產分配,更有對兒子無盡的愛,現場聽眾為之動容!
閱讀更多
2019-10-24
賴佩霞律師
住於新北市的李母,為讓獨子未來生活無憂,花了500萬元在新北市中和區買下一間房子給兒子,沒想到兒子成年後不僅未扶養她,還不時向她伸手討錢,去年更揚言要將她趕出家門,甚至出言辱罵「妳可以自殺了」、「每年鬼節都要燒死妳」、「該死的東西沒有死」「X妳媽,妳下輩子是妓女」等語,李母憤而向不孝兒提出撤銷贈與訴訟;新北地院判獨子須返還母親500萬元,全案仍可上訴。
閱讀更多
2019-09-18
湯瑪斯・史丹利, 威廉・丹柯
這本書是作者根據過去20年所做的研究與統計,跟超過500位富人面談,以及與11,000名高收入或高資產人士所做的問卷調查。作者定義「富人」是依據資產淨值——是「資產」,而不是「所有物」。淨值的定義是,某人的資產減去負債(信託帳戶的本金除外)的現值。資產淨值高於100萬美元(約合台幣3千萬元)以上的人稱為有錢人(富人)。 依據這個定義來看,1億個美國家庭中只有350萬人(3.5%)可以被稱為有錢人。95%的有錢人其資產淨值在100萬到1,000萬美元之間。透過研究,作者開始找出有錢人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共同特點?他們都怎麼教養小孩?從這些調查中,找出有錢人的特徵,繼而使讀者可以從中學習,靠著自己的力量,翻身做個有錢人。
閱讀更多
2019-09-04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爭遺產悲劇!當時,婆婆沒留多少遺產,僅剩這房子和一些存款而已,所以不需繳遺產稅,也報完遺產稅拿到免稅證明了。接著,他就和哥哥談到:「這個房子,是否就按照媽媽生前的遺願,留給我?」沒想到哥哥竟然說不同意,直言是媽媽的遺產,就都有份可以來分!
閱讀更多
2019-09-04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新聞中常看到父母贈與、分配財產給子女後,子女反悔曾經對父母的奉養承諾,導致父母贈與、分配財產後需要用錢,因而不得不向子女提告要求撤銷贈與取回財產的案例。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