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不動產

顯示第 29130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屆退、退休理財規劃不一樣!掌握原則,賺回退休金

tCol 2019-01-09

歐陽善玲、林心怡、張道宜、沈瑜

屆退、退休理財規劃不一樣!掌握原則,賺回退休金

公教人員年金改革通過,勞工的勞保改革箭在弦上,這是年金制度邁向長治久安的第一步,也是全民建立理財習慣的契機。根據國外年金改革經驗,只要加強理財素養,建立正確策略,不但能夠輕鬆彌補失去的退休金,照樣享受樂活退休,建立一生受用的理財力,甚至能讓你的財富比年改之前更加值。

閱讀更多

現金繳交醫療費,竟然要課稅?遺產稅3個眉角一定要知道!

tCol 2019-01-08

許雅綿

現金繳交醫療費,竟然要課稅?遺產稅3個眉角一定要知道!

重病期間,若要提領現金繳交醫療費的話,要記得留存單據或證明,否則小心被當作遺產課稅!財政部國稅局就曾查獲,有民眾死亡前的重病期間,其子女密集提領現金千萬元,雖然主張是支付醫療費,但因無法提出醫療費用的收據和發票,而遭到補稅100多萬元。

閱讀更多

【金錢整理術之二】53歲也來得及 他靠高股息低波動,退休後月領七萬

tCol 2018-12-28

撰文.謝富旭、林心怡,研究員.張朝鈞

【金錢整理術之二】53歲也來得及 他靠高股息低波動,退休後月領七萬

五十三歲的模具廠師傅老許,就是透過這樣一段過程,才戒掉了自己半生信奉的呆儲蓄與呆資產理財邏輯。

閱讀更多

「書呆子」老董周俊吉  不悖信念也搞好事業

tCol 2018-11-14

陳亭均

「書呆子」老董周俊吉 不悖信念也搞好事業

中國房市走入多事之秋,知名建商萬科九月底在秋季例會竟高喊「活下去!」,房市恐怕遭遇「拐點」。信義房屋董事長卻無所畏懼,他想結合社區營造,蓋出「有好鄰居的房子」,堅持特色,穩健走出自己的路。

閱讀更多

李偉文/財產不該只給家人!如何善加利用幫自己圓夢,才是完成生命的意義

tCol 2018-06-11

時報出版

李偉文/財產不該只給家人!如何善加利用幫自己圓夢,才是完成生命的意義

不要以為要留下多少遺產給孩子是有錢人的事,戰後嬰兒潮世代的退休人口,只要年輕時不吃喝嫖賭,努力工作,多多少少都會存下一些資產,若不先想好該如何分配給家人,孩子們為了遺產反目成仇者屢見不鮮,尤其是生前未變現或分割的 不動產 ,最容易發生爭端。

閱讀更多

她從護理師變30億業績房仲女王!「只要你有行動力,很多事情都可以實現。」

tCol 2018-02-12

萬年生

她從護理師變30億業績房仲女王!「只要你有行動力,很多事情都可以實現。」

「真的完全沒想過。只要你有行動力,很多事情真的都是可以實現的。」頂著一頭長捲髮,鄔綺琳用親切、樸實的笑容,沖淡了一身黑色褲裝給人的典型女強人形象。

閱讀更多

要不要留遺產給孩子?其實選擇有很多

tCol 2018-01-26

李偉文的幸福存摺

要不要留遺產給孩子?其實選擇有很多

在即將退休或已退休時,盤點資產,算算自己這大半輩子賺來的錢,然後計畫往後的生活形態與開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遺產的規劃。

閱讀更多

善用退休金,享受退休生活!躲開金錢的「六個陷阱」,創造獨特、不遺憾的人生

tCol 2017-09-15

李偉文的幸福存摺

善用退休金,享受退休生活!躲開金錢的「六個陷阱」,創造獨特、不遺憾的人生

日本的社會制度、文化習慣、甚至流行風潮跟台灣都很接近,但是往往會比台灣早五到十年發生,因此日本的因應方式很值得我們參考。比如日本的高齡化社會以及泡沫經濟後長期不景氣,顯然台灣步其後塵。日本前幾年有幾本引起社會關注的書,從《下流老人》到《貧困世代》,然後是《老後兩代同垮》,點出了即將退休的上班族的焦慮。

閱讀更多

沒了18% 靠這3招賺回退休金!

tCol 2017-08-03

今周刊編輯團隊

沒了18% 靠這3招賺回退休金!

6月27日的公教人員年改通過後,緊接著,預料軍職人員退撫、勞工勞保年金的修法草案也將陸續過關。

閱讀更多

賺回退休金

tCol 2017-08-03

歐陽善玲、林心怡、張道宜、沈瑜

賺回退休金

公教人員年金改革通過,勞工的勞保改革箭在弦上,這是年金制度邁向長治久安的第一步,也是全民建立理財習慣的契機。根據國外年金改革經驗,只要加強理財素養,建立正確策略,不但能夠輕鬆彌補失去的退休金,照樣享受樂活退休,建立一生受用的理財力,甚至能讓你的財富比年改之前更加值。

閱讀更多

3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