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中時新聞網 邱映慈
許多人都覺得2020年過得很辛苦,不過來到2021年還是不能放鬆,星座專家唐綺陽老師在YOUTUBE頻道「唐綺陽官方專屬頻道」分享十二星座1月運勢,這個月簡單來說就是「山雨欲來」,壓力會逐漸疊加,但也不需過度恐慌,做好準備、注意自己的言行,多注意周遭人事物的變化,用真誠的態度面對和解決,就會縮小問題和影響。唐綺陽老師提醒大家在2021年一定要當一個創新的人,火象星座牡羊、獅子、射手在1月需要參加許多聚會,和人的接觸機會增加,因此一定要做好自我保護;其他星座的社交機會也增加,有機會認識三教九流的人,會接觸到以往不曾接觸的人群,1/7、1/8的星象變化會造成局勢改變,建議若有任何決策盡量過了這個時間點再 做決定 ,以免之後又要調整。
閱讀更多
2020-12-09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台積電是最近最火紅的股票,很多人說台股能夠在疫情中持續上漲,甚至破了當年的歷史高點12682點,飛越14000點關卡,都是台積電的功勞,真的是「成也台積電」,但希望不要是「敗也台積電」。台積電近期盤中飆上525元天價,還有專家喊會看到600元,也有人說絕對不止這個價位,因此讓很多投資人都躍躍欲試。不少小資族都希望透過盤中零股交易,來參與台積電未來的成長,以及股價的漲幅,退休族或許資金比較多,就可以直接買整張。曾有一個網友問我:「退休後,該不該買台積電?」我相信應該有很多人也想問,我就藉這篇文章來表達我的看法。
閱讀更多
2020-11-24
艾彼
孝順,是要求、強求不來的,那必須是發自內心,對於需要照顧的長者,願意貢獻一己之力的動念。
閱讀更多
2020-11-23
艾彼
那樣情急的急救當下,沒有多少人能做出最好的決定,無論如何請放下悔恨,因為有時,選擇真的不多。
閱讀更多
2020-11-20
南垠實
我大部份時間都是得過且過、隨波逐流的過日子,總是不自覺想跟別人比較,也曾在職場或人際關係中,扮演著自己不想擔任的角色。大部分來說都是當時最好的決定,從那之後的生活裡做了無數的選擇,那些不好不壞的結果,使我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之後我第一次選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那就是極簡生活。
閱讀更多
2020-10-29
黃健誠
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未來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老人,面對此一趨勢,你是否有想過,自己的老後生活要怎麼過?除了長照外,死亡更是人生最後、最大的課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今(29)日在《今周刊》主辦的「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中提到,隨著去年《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大家應了解,人有自然死亡的權利,因為,如果自己不 做決定 ,壓力會落到所愛的人身上。
閱讀更多
2020-10-28
凱特‧墨菲
「我說的你都沒在聽!」、「先讓我說完!」、「我哪有這麼說!」在「我愛你」之後,這些是親密關係中最常反覆出現的話。或許你以為比起陌生人,你更願意傾聽伴侶的話,事實往往相反。
閱讀更多
2020-10-14
黃淑文
我的人生,在35歲時辭去教職,從零出發。我開始在報章雜誌投稿,投入寫作。從小,被父母期望去當一位老師,在一條被安排好的軌道運轉著,沿途看到的生命風景卻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一直到生了兩個孩子,請了幾年的育嬰假,我從照顧孩子的生命裡看見自己,重拾自己。驀然發現,文學寫作才是我的最愛,我再也無法違背自己。 辭職,成為一位全職媽媽,也是為了療傷。總在用心陪伴孩子成長,緊緊擁抱孩子的剎那間,才感覺自己回到童年,填補了那個欠缺親情擁抱的缺口。我在書中努力描繪的,其實是想透過內在,那個被我們遺忘的「小孩」,喚回一個純真活潑的生命,一份鮮活的感情。或許是,過去我所受到的教育,總是希望我成為「完美的乖小孩」,所以現在,我反而希望我的孩子,沒有那麼完美,卻很快樂。
閱讀更多
2020-10-13
蔡宏斌
靠窗的那張床,陽光靜靜的灑落,映在老爺爺的身上。江老爺爺今年75歲,江奶奶一邊幫老爺爺按摩雙腳,一邊心疼地說:「我的老伴已經這樣躺了20年了!他是一位大學教授,20年前在課堂上突然倒下,台下的學生見狀立刻衝到講台上幫忙急救送醫,命被救回來了,卻也因為腦出血嚴重,開刀預後不佳,就這樣成了植物人,一躺就是20年。」
閱讀更多
2020-10-06
李易紓
安寧照顧基金會成立30周年,在周二(10/6)發表「台灣生命態度及安寧療護認知變遷」調查結果,邀請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以及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與會,分享對安寧療護、生死的觀察和想法。
閱讀更多
9/ 17
第 9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