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7
撰文/釋俊哲
美國《華爾街日報》曾在2006年時預測: 「手工藝的技術勞工已成為通往美好生活的少數道路之一。」 手作吸引人之處,除了商品消費、更在體驗。 透過雙手的扎實 勞動 ,最終回饋的成就感、心靈療癒之感, 都是去人性化的數位時代,難以取代的無價之寶。 從一個展覽、四座工坊、七個品牌,一起感受手作的魔力。
閱讀更多
2018-01-31
愛長照、圖片來源:達志
其實大部分的骨刺沒有引起症狀,很多人因為嚴重痠痛來看醫師,檢查發現有骨刺後,就以為是骨刺才造成這麼大的問題,但其實,大多數是因為局部過度使用。
閱讀更多
2017-12-06
優照護
蔡碧倩(化名)是位獨身女性,在外商工作近十年,能力受上司賞識,時常外派到其他國家考察,或代表台灣分公司到亞洲區總公司開會。對她而言,工作不僅為了謀生,更是肯定自我的最重要方式,這種生活卻遭到了嚴重的挑戰,來自家裡的挑戰。
閱讀更多
2017-12-01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
什麼是友善高齡者持續 勞動 的場域?什麼是高齡者持續 勞動 的動機?富山市這家開了41年的咖啡廳,為我們展現了因應高齡社會所常見的幾個概念:尊嚴(Dignity)、自我滿足(Self-fulfilment)、獨立(Independence)、參與(Participation)、照顧(Care)。
閱讀更多
2017-11-16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已在日本熱映超過10個月的《積存時間的生活》(人生フルーツ),為紀錄一對建築師夫婦的退休生活,當時拍攝時,津端先生已經90歲,妻子英子也有87歲,這對夫妻不僅擁有獨特的退休觀,日常相處融洽的讓人不敢相信,兩人已結縭超過50載。以下全文即摘錄《明日也是小春日和》這對夫妻感情好的保溫秘訣分享:
閱讀更多
2017-11-15
時報出版
從四十七、八歲到五十二、三歲,這個年齡層是女人最感到吃力的時候吧。四十多歲的終結,表明了女人已過了嬌嫩水靈的年紀,直教人焦慮和寂寞;步入了五十歲的門檻,意味著女人的一切都在走下坡路……而且總體而言,女人的閉經期差不多也在這個時候,身心的平衡也容易打破,甚至有些人還會經常發神經呢。
閱讀更多
2017-09-14
今周刊編輯團隊
新北三峽老街,某藍染體驗手作坊裡,90歲的豆豆奶奶跟著一群20多歲的年輕人,一會兒低頭綁布、紮染,一會兒彎腰漂洗,3個鐘頭後,門簾完工,老老少少們開心地展示青銀聯手為「新家」妝點的成果。
閱讀更多
2017-09-14
王炘玨
當台灣還在為了長照問題而煩惱,日本只有14萬人的海港小城卻早已打造出老人樂活天堂。看「區域照護系統」發源地尾道市如何凝聚市公所、人民及醫療的力量,扭轉台灣對「照護」的定義……。
閱讀更多
2017-09-14
陳潮宗
中醫分析,肺屬嬌臟,不耐寒熱,因此烈日下進出冷氣房,容易形成熱傷害。建議進冷氣房前,先至陰涼處停留一陣子。搭配腹式呼吸、刮痧有助緩和不適感。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