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0
李易紓整理
編按:主計總處日前公布7月失業率上升至3.78%,創下9個月以來新高,且預估8月還會再攀升。而在薪資方面,雖然今年1至6月經常性薪資平均44,262元,增幅達到3.02%,但物價同步上揚,實質經常性薪資41,452元,年減0.11%,是6年來同期首見負成長,顯示薪資成長跟不上通膨速度,實質薪資倒退嚕。特別是疫情尚未看到盡頭,讓在重災區包括觀光業、運輸業工作的民眾,只能苦撐甚至最後被迫轉職。有一位38歲客運司機,在社群平台分享自己雖然一個月薪水有5-7萬,但還是擔心飯碗有一天會不保,因此決心考國考。他說每天開車10小時,只有利用 午休 或休假時自修,而第一次準備國考就真的上榜,而且是全國第13名!(原文刊載於2022/6/7,更新時間為2022/8/30)
閱讀更多
2022-08-16
聯合新聞網 / 綜合報導
編按:身為單親家長不容易,尤其要在工作同時照顧孩子,更是嚴苛考驗。日本有位單親媽媽藤田敦子,10多年前因丈夫欠下鉅額債務離婚,當時兩個兒子分別僅小學2年級和4年級。為了養活兒子,她從全職主婦搖身變成職業婦女,上的是台灣俗稱的「雙頭班」——早晨8點半上班到晚間8點半,只能利用下午空班時間處理家務、幫兒子做便當。但即使生活困頓,她仍以鼓勵取代責罵,栽培兩個兒子考上公立醫學院,近年更將10多年的單親育兒經驗寫成書,提供忙於職場、家務與教養的媽媽們參考。
閱讀更多
2022-07-15
南亨到
金永壽與他那個世代的人一樣,不懂得替自己留點餘地。只要公司一聲令下,只要目標訂了下來,就必須立即「向前衝」。他不僅忠於自己的職務,也忠於公司的應酬,公司的任何要求,總是擺在第一順位。公司的電話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從來沒利用過公司的電話處理私事,即使同事們都任意使用公司電話,但金永壽仍堅持只用公共電話,還說:「私事怎麼能用公司的電話聯絡呢?」不過這樣的日子,僅維持了一年多,直到某次因為小孩生病,他必須打個緊急的電話為止。
閱讀更多
2022-07-11
林靜芸醫師
阿菜是47歲的職業婦女,有兩個小孩。她與丈夫的兩份薪水,光是應付一家四口的開銷就很吃緊。阿菜不敢有任何個人花費。她長期坐辦公室,下班忙家務,經常腰痠背痛。同辦公室的同事流行上健身房運動,單身的小郭還請個人教練作重訓。他們除了變瘦,身材變好,氣色紅潤以外,還宣稱人變靈活,慢性疼痛消失。阿菜打從心底羡慕。
閱讀更多
2022-06-15
郭美懿
台中一位35歲女老師3個月前感染新冠肺炎,痊癒後卻留下疲倦後遺症。不但爬樓梯感覺吃力,就連授課也不若過去有活力,講個10、20分鐘就「凍未條」,只好趕緊求助中醫,經中藥搭配食療調理後已恢復7~8成肺活量,無須使用「小蜜蜂」講課。
閱讀更多
2022-05-11
陳炯瑜醫師
長時間沒進食,讓你失眠、頭暈、脾氣暴躁,甚至還會手腳發抖嗎?雖然斷食法能夠在短期內降低體重,但其實其中暗藏著很多危機!
閱讀更多
2022-04-14
郭美懿
隨科技便利與生活形態改變,久坐不動的工作型態越來越普遍,但根據美國《內科醫學年鑑》研究發現,每天坐超過13個小時的死亡風險,比少於11個小時者高出200%。只要坐超過30分鐘,患病風險就提高55%,而久坐超過90分鐘者,患病風險更是高出2倍。不僅如此,久坐會提升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死於心血管事件的機率增加90%,死亡率也增加49%,顯示久坐是造成早逝的危險因子。
閱讀更多
2022-03-15
宋熹昶
編按:作者宋熹昶從小家境清寒、成績也沒有很好,在非首都圈的地方念完大學後,找不到工作,他坦言人生前半段非常平庸。宋熹昶自小就渴望「成功」,在求職過程中失敗後,從夜店工讀生開始做起,4年期間咬牙存下「種子基金」1億2千萬韓元(約合台幣278萬),他把這筆錢用來投資房地產,3年後翻了27倍,7年後翻了超過200倍,現在光是持有的店家每個月租收入就超過7千萬韓元(約合台幣162萬),還經營超過15個事業體,每個月都得到龐大的營收。他成為身價數百億韓元的資產家,不僅是房地產投資,他在許多事業上也都獲得成功,被譽為「房地產界的邁達斯之手。」從三級貧戶到百億富翁,教出25位理財暢銷書作家的韓國「致富推手」現身說法,首度公開「從零開始的錢滾錢實戰守則」!
閱讀更多
2022-01-21
樂擎
「哇,剛剛看到沒,她喝得咖啡比我還貴。現在年輕女生是不是都這樣啊,都不存錢的?賺到錢就花掉,也不想想以後怎麼辦。寧可浪費在頭髮、衣服、出國、化妝品。然後在那抱怨薪水不漲,房買不起,……」「時代不一樣囉。」
閱讀更多
2/ 6
第 2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