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7
何戎
開車的朋友都知道在駕駛右邊的那個位子是副駕駛座。如果是自家用車,副駕駛座是僅次於駕駛座的最重要座位,所以一般都是留給家裡的女主人(或男主人)。當然,在社交禮儀上,駕駛座的右後方才是 VIP 座位。
閱讀更多
2022-12-13
郭美懿
譚艾珍的女兒歐陽靖2020年和日籍攝影師小菅亮輔(RK)結婚,之後返台生下兒子「新醬」,但受新冠疫情影響,夫妻已2年沒見面。昨(12/12)日歐陽靖在臉書發文,表示RK已抵台簽字離婚,譚艾珍則表示RK一見到她就抱著哭,直說:「對不起媽媽」,但她認為就算女兒女婿分手,仍是永遠的家人,並安慰RK:「我永遠是你的媽媽,只是以後女婿變成兒子!」
閱讀更多
2022-11-25
黃明惠
大眾運輸幾乎都有設置所謂的「博愛座」,意旨讓老弱婦孺可優先乘坐,不過卻時常引發道德輿論爭議。日前有名男子上公車後要求坐在博愛座上的南一中學生讓位,但因為還有其他博愛座位,因此男同學堅持不讓,男子竟打電話到學校投訴要求懲處學生,整段過程被一旁民眾拍下上傳「爆料公社」,引發網友討論。(原文刊載於2022/9/6, 更新時間為2022/11/25)
閱讀更多
2022-11-02
金夏永
媒體上經常出現類似「一日體驗記」的報導,但仍難解我的好奇心與鬱悶感,所以我決定自己找答案,在2020年1月毅然決然辭去工作,投入外送市場。我在酷澎物流中心做日薪制兼職人員;加入外民擔任美食外送員;還當過Kakao代駕 司機 。從不同的工作中,傾聽所遇到的各種故事。 我當了18年的記者,若採訪貨運 司機 、美食外送員和代駕 司機 ,對我來說會是比較熟悉也方便的方式,但這一回我想成為當事人,不是旁觀者,因為成為當事人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東西。然而才剛開始投入,馬上就面臨巨大的改變—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美食外送及貨運的需求大增。外送員不足,貨運 司機 也因突然暴增的貨運量而頻頻傳出過勞的不幸消息。我們的社會再次等到付出生命代價,才開始正視問題。另一方面因疫情影響,聚會減少,人們避免面對面接觸,導致代駕 司機 的收入減少了一半。 美食外送和貨運、代駕 司機 均是「特殊僱傭勞動者」,又稱「平臺勞動」、「訂購型勞動」,都是智慧型手機誕生後,因技術變化而產生的職業。科技不斷變革,職業的型態也會跟著變化,但當我實際投入現場才發現,技術發展超前,但制度卻很落後...
閱讀更多
2022-11-01
淺田次郎
母親在故鄉盼著兒子歸來。室田精一回到故鄉的車站,狂風夾帶地面的積雪迎面吹來。 他只看到一團模糊的白色物體,從空蕩蕩的商店街逼近,根本來不及反應。 那一刻感覺好漫長。室田精一甚至覺得,所有致人於死的災厄也是這樣突然殺來,讓人措手不及。不管是意外事故,還是中風、心肌梗塞這類疾病,皆是如此。
閱讀更多
2022-10-19
黃大米
「我載過這麼多大體老師,從來沒有送過這麼遠的,這次破紀錄!」從嘉義運到台北的輔大醫學院,這趟旅程讓常送大體的 司機 也驚嘆。(原文刊載於2019/11/21,更新時間為2022/10/19)
閱讀更多
2022-10-11
洪雪珍
我搭計程車,通常會給小費,因為很疼惜 司機 這些「甘苦人」,他們的收入相較於以前真的少太多了,不少人每天開10小時只有淨收入4-5萬元。給的小費不多,不過他們都會開心地笑了,似乎一切的辛苦在此刻都有了安慰。(原文刊載於2022/5/3,更新時間為2022/10/11)
閱讀更多
2022-10-10
畢德歐夫
過去有陣子很流行「幾歲就提早退休」這類的書或言論,最近算是比較少見了,提早退休,Fire這個觀念,也不是新鮮的名詞了,主要都是用假設未來每年獲利多少趴,然後推估應該要存到多少錢就足夠,於是你就可以退休了,享受人生。(原文刊載於2021/8/20,更新時間為2022/10/8)
閱讀更多
2022-09-29
王雪岩
每個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都是有邊界的。身體的邊界就是我們的皮膚,皮膚之內是我們自己,皮膚之外是我們所處的世界。我們既存在於世界之中,又可以有完全只屬於我們自己的身體。因為這個物理性的邊界是非常清晰可見的存在,所以我們可以很方便地判斷我們的身體邊界是不是被侵犯。但是除了這樣的物理邊界之外,我們人類還有一個心理的邊界,這個邊界同樣保證了每個個體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
閱讀更多
2022-09-29
樂透人生─吳家揚
編按:台灣邊境將在10月13日全面解封,未來入境檢疫改採「0+7」自主防疫。不過邊境解封,也牽引國內針對確診者以及隔離者的相關補助措施,除了隔離險請領可能生變,與勞工攸關的勞保傷病給付也可能有所變化。
閱讀更多
6/ 21
第 6頁,共 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