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就醫

顯示第 2412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越晚停經越好?過了「這年紀」反增罹癌風險…破解「更年期」迷思,這5招緩解熱潮紅不適

tCol 2024-01-10

楊雅馨

越晚停經越好?過了「這年紀」反增罹癌風險…破解「更年期」迷思,這5招緩解熱潮紅不適

更年期是每位女性必經階段,從四十歲開始到五十二、三歲,甚至更久!緩解更年期症候群,究竟能不能補充荷爾蒙?飲食、生活上又可以做哪些調整?

閱讀更多

這癌全身17處器官都可能發生!賈伯斯因發生在胰臟病逝

tCol 2024-01-10

NOW健康

這癌全身17處器官都可能發生!賈伯斯因發生在胰臟病逝

42歲鄒先生是一位配音員,從大學時期就保持健康飲食與運動的習慣,每天至少仰臥起坐和伏地挺身各100下。看似健康如鋼鐵人的他,卻在40歲這年有了巨大的改變——為了減重3公斤增加運動量,結果引發嚴重低血糖,甚至低至27mg/dL(臨床顯著低血糖:<54mg/dL,血糖警戒值:70mg/dL), 就醫 確診為長在胰臟上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住院長達1年,天天注射高劑量葡萄糖,直到年初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恢復正常血糖與縮小腫瘤,才終於順利出院,回歸以前積極的生活狀態。

閱讀更多

健康飲食可延年益壽?研究:這年紀開始改變多活10年

tCol 2024-01-09

NOW健康

健康飲食可延年益壽?研究:這年紀開始改變多活10年

適當的飲食對於整體健康和長壽很重要,近來有研究發現,在40歲時轉向更健康的飲食,可延長壽命長達10年。根據發表在《自然食品》(Nature Food)期刊上的1項研究表示,從典型的西方飲食,轉向更健康的飲食習慣,並堅持下去,可以分別使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延長10.8年和10.4年。

閱讀更多

膝蓋無法彎到底!恐後十字韌帶慢性拉傷,常見問題解析

tCol 2024-01-09

NOW健康

膝蓋無法彎到底!恐後十字韌帶慢性拉傷,常見問題解析

膝關節在日常生活的行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中膝蓋的十字韌帶群是負責維持膝關節穩定最重要的2條韌帶。通常前十字韌帶受傷時腫脹、疼痛感明顯,而位於較深層的後十字韌帶拉傷初期較易被忽略,直到日積月累損耗嚴重時,膝關節鬆動才引起發炎疼痛。

閱讀更多

乳癌權威醫師談乳癌治療演進!術中放療可以提高完治率

tCol 2024-01-05

NOW健康

乳癌權威醫師談乳癌治療演進!術中放療可以提高完治率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公佈111年國人死因結果顯示,受到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的影響,死亡人數較前1年增加了2萬4,266人,而癌症仍居10大死因的首位,其中女性乳癌則是10大癌症死因的第4名。

閱讀更多

90歲司馬中原病逝,「全世界人都怕鬼」成絕響!長者肺炎常「不發燒不咳嗽」…醫籲提防4症狀

tCol 2024-01-04

郭美懿

90歲司馬中原病逝,「全世界人都怕鬼」成絕響!長者肺炎常「不發燒不咳嗽」…醫籲提防4症狀

「鬼故事大師」司馬中原今(1/4)日驚傳因急性肺炎病逝,享耆壽90歲。據司馬中原的兒子向媒體表示,他是在散步時摔倒,入院評估打鋼釘卻出現心跳停止,才發現感染急性肺炎。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蘇一峰指出,老人家因免疫力差、呼吸能力退化,即使罹患肺炎,也經常不會出現「發燒」、「咳嗽」等典型症狀,往往因意識改變、人變喘、嗜睡虛弱、甚至跌倒, 就醫 後才發現是肺炎,因此長者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提防。

閱讀更多

早期肺癌術前、術後重點大公開,『免疫檢查點』記得要CHECK!胸腔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tCol 2024-01-04

照護線上

早期肺癌術前、術後重點大公開,『免疫檢查點』記得要CHECK!胸腔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針對能手術的早期肺癌,手術與術後輔助治療都是影響預後的關鍵,本次照護線上特別邀請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黃才旺醫師,公開解析手術重點、團隊照護以及術後輔助治療新突破。

閱讀更多

當心「乾眼症」嚴重到角膜損傷,點人工淚液也沒用!醫生建議3治療方向,快速修復損傷

tCol 2023-12-29

NOW健康

當心「乾眼症」嚴重到角膜損傷,點人工淚液也沒用!醫生建議3治療方向,快速修復損傷

現代人手機、平板不離身,加上工作或學習又以電腦為工具,長期下來導致用眼過度,眨眼頻率變少、淚液分泌降低,使得乾眼族群愈來愈多。許多人會選擇點人工淚液來改善乾眼症狀,但人工淚液治標不治本,如果乾眼症已達中重度或已損及角膜,那麼可考慮使用自體血清點眼液或羊膜手術來改善。

閱讀更多

慢性咳嗽恐怕不是感冒,當心嚴重型氣喘!

tCol 2023-12-29

照護線上

慢性咳嗽恐怕不是感冒,當心嚴重型氣喘!

40歲的時尚工作者林小姐(化名),長期受氣喘所苦,不僅每週跑急診2至3次,且類固醇藥物導致體重大增十公斤,嚴重影響時尚工作、 打擊自信。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指出,若使用2至3種藥物仍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就須進一步透過抽血或肺功能檢測,確認是否屬於嚴重型氣喘。

閱讀更多

長期便祕、嗅覺降低、常作噩夢及睡眠中大喊大叫等「非動作症狀」!可能是巴金森病之罹病警訊

tCol 2023-12-29

照護線上

長期便祕、嗅覺降低、常作噩夢及睡眠中大喊大叫等「非動作症狀」!可能是巴金森病之罹病警訊

「根據研究,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患者可能有四成到六成,都有心情低落、焦慮等問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巴金森暨動作障礙科敖瑀醫師指出,「曾經有位女性患者在用藥之後動作症狀明顯改善,但是每次回診的時候,沒講幾句話就會開始流眼淚。在進一步了解她感受到的壓力後,我們調整藥物,也邀請家屬一起了解巴金森病,化解誤會。」另外在藥物方面,除了使用傳統的左多巴胺之外,也可以考慮加上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或其他機制之藥物,敖瑀醫師說,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能改善動作症狀,同時也對非動作症狀有幫助。後續,上述患者的反應良好,情緒有改善,且沒有明顯副作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