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吳若權
所謂的「自己照顧自己」,不只是飲食作息、身體健康、情緒穩定,還包括讓自己的身心靈不斷維持動態的平衡,用愛與寬恕對待世界,以勇氣面對挑戰。
閱讀更多
2020-05-07
李偉文
自從有了孩子後,我和太太沒再去過電影院,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也習慣了在家裡用投影機權充家庭電影院看電影。得知日本紀錄片《積存時間的生活》在台灣上映,總算與太太重溫了幾十年前約會看電影的浪漫情懷。
閱讀更多
2020-04-24
梁爽
最近看了日本作家沖幸子的書—《精彩人生的一分鐘小習慣》。在第一篇文章裡她就寫道:「我的目標是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十五歲,為了這個目標,我始終用心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好巧,我也是。
閱讀更多
2020-04-08
白宜君
在高齡化社會中,許多六十五歲的「銀髮族」,身心狀況仍相當硬朗健全。因此,新北市率先開放寄養家庭家長年齡天花板,讓更多「高年級」家長,能為需要安置的兒少奉獻一己之力。
閱讀更多
2020-03-20
連文琪
早安,所有臺灣人都是我們的家人,今天想來寫一封家書。先衷心祝福生病的家人們可以早日康復。雖然有些人認為你們有所疏失,但我相信在臺灣謹慎的防疫氛圍下,你們出入應該已經盡力小心了。病毒確實相當小,百密若有一疏,它就會進來。即便傾全國之力,防疫也是沒辦法100%的事。
閱讀更多
2020-03-18
黑媽家庭經濟研究所
「財富自由」這四個字,好像變成一個人人都在談論的夢想,但遙遠的距離在現實世界卻又好像是幻想,經過和朋友的熱烈討論,加上這幾天對生活的感觸,我忽然悟出一個道理,原來我想追求的,根本就不是財富自由!
閱讀更多
2020-03-10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曾有一個醬菜的電視廣告,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片中的老太太轉頭看著老先生,用台語說:「老伴啊,明天吃素喔!」在這句再 平凡 不過的對話中,把老夫老妻那種不太浪漫,但充滿關心的日常極為傳神地表達出來。到了第三人生,夫妻早就不會天雷勾動地火,此時的平淡反而才是幸福。
閱讀更多
2020-03-09
邱子瑜
消沉,以年為計。不知道如何治療,四處求醫未果,不知道身體怎麼會變這樣,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連好好坐著上廁所都無法的日子,實在很難保持長久的快樂,也欠缺人生計畫,心情總是起起伏伏的。通常在太難過、感到快撐不下去的時候,我就到台北的龍山寺去跟菩薩說說話。
閱讀更多
20/ 29
第 20頁,共 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