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抗壓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75

是我殺了自己的女兒!一個媽媽的痛哭懺悔啟示:嘴巴壞就是「壞」,就算出自好意也一樣

tCol 2021-05-28

賴奕菁

是我殺了自己的女兒!一個媽媽的痛哭懺悔啟示:嘴巴壞就是「壞」,就算出自好意也一樣

頂樓遺留的手機,存著女兒剛剛發給她的訊息──「媽媽,對不起。我沒資格做你的女兒。我好累,努力不下去了,這條命就還給你吧……」

閱讀更多

45歲後更年期症候群來亂,情緒低落又易怒!用「烏龜技巧」三步驟找回快樂人生

tCol 2021-05-12

李易紓

45歲後更年期症候群來亂,情緒低落又易怒!用「烏龜技巧」三步驟找回快樂人生

無論男女,45歲後每個人都會經歷更年期,但卻不是所有人都會出現情緒困擾。國民健康署研究指出,35.8%女性有更年期症候群,其中以情緒低落、失眠、易怒三種症狀最常見。

閱讀更多

父罹口腔癌吞嚥難,讓她決心當營養師:抓緊40-60歲營養重點,老化速度自己控

tCol 2021-02-15

林麗娟

父罹口腔癌吞嚥難,讓她決心當營養師:抓緊40-60歲營養重點,老化速度自己控

自行設計研發數位教具,讓營養課程生動又活潑的,是榮獲國健署、營養師全聯會評選為社區標竿營養師的陳琇雯。目前任職嘉義市衛生局的她,主要是因為自己的父親罹患口腔癌,無法下嚥的痛苦讓她心疼不已,為了能照顧更多人的「口福」,才會立志報考營養學系。

閱讀更多

重點不是存幾千萬!想要美好退休生活,善用這個觀念,今天開始經營第二人生

tCol 2020-11-20

王姵文(黑媽)

重點不是存幾千萬!想要美好退休生活,善用這個觀念,今天開始經營第二人生

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檢視現在的收支、整頓過去的債務,也提到要適時增加收入能力,接下來就要開始累積未來籌碼。

閱讀更多

50後,放心把舞台交出來吧!我從年輕人身上學到,別讓過去經驗抹煞無窮創意

tCol 2020-10-27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50後,放心把舞台交出來吧!我從年輕人身上學到,別讓過去經驗抹煞無窮創意

近幾年,我雖然非常樂於分享我的投資理財或人生經驗,但我一直警惕自己,不要因為這些「過去的經驗」,抹煞了年輕人對「未來的開創性」。我身邊有非常多的年輕人,包括出版界的朋友,以及一起上課的同學,我在他們身上,感受到熱情,也學到很多新知識,特別是他們的創意,更讓我由衷佩服。

閱讀更多

免疫系統崩潰、蕁麻疹上身怎麼辦?白雁:3步驟讓惡氣退散,重獲新生!

tCol 2020-09-10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免疫系統崩潰、蕁麻疹上身怎麼辦?白雁:3步驟讓惡氣退散,重獲新生!

王先生有家族遺傳的高血壓,25歲就開始吃藥控制,服藥長達20年,加上工作壓力大,使他的情緒起伏很大,常常控制不住發脾氣。心情不好,連帶免疫系統也變差,蕁麻疹頻繁發作,還是只能吃藥抑制症狀。他表示進入中年後,想要運動卻力不從心,因為體力不好,很容易疲累。

閱讀更多

失眠會好嗎?藥物劑量愈吃愈重怎麼辦?醫師4招找回優質睡眠,一覺到天亮

tCol 2020-09-09

林芷揚

失眠會好嗎?藥物劑量愈吃愈重怎麼辦?醫師4招找回優質睡眠,一覺到天亮

失眠是現代人常有的困擾,不少患者因失眠到門診看診時,都已經是長期服用藥物、劑量越吃越重,甚至吃藥也無效的情況。提醒民眾,如果長期無法透過良好的睡眠修復身體機能,未來容易產生更多健康問題。醫師表示,只要用對方法、持之以恆,失眠其實是可以改善的。

閱讀更多

超前部署,自己的退休金自己救!中年必學的「資產配置」,降低風險獲利更穩健

tCol 2020-05-13

99啪

超前部署,自己的退休金自己救!中年必學的「資產配置」,降低風險獲利更穩健

這幾年隨著戰後嬰兒潮的退休、年金改革以及陸續傳出年金破產危機等消息, 讓國人越來越重視退休金的規畫,也開始意識到退休金光靠政府是遠遠不夠的,自己的退休金還是要自己救。至於我自己很早就有危機意識,也提前規畫準備,幫自己打造穩健的退休投資組合。

閱讀更多

40歲後你有「討厭人」的勇氣嗎?快樂的人做「這些」事,讓愛你的人只會愛你

tCol 2020-04-16

洪培芸

40歲後你有「討厭人」的勇氣嗎?快樂的人做「這些」事,讓愛你的人只會愛你

拿出以直報怨的態度,成為你自己生命當中,有智慧的好人。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你沒有錯待任何人,尊重自己就是優先。

閱讀更多

太過追求積極正向,其實會生病!中年後的成熟,情願有些情緒,也不做欺騙自己的好人

tCol 2020-04-16

洪培芸

太過追求積極正向,其實會生病!中年後的成熟,情願有些情緒,也不做欺騙自己的好人

往往當我們獨處的時候,終於能與自己面對面,好好看著自己的時候,也仍在偽裝,仍舊無法真誠地面對自己。因為與其面對、承認及處理深到骨子裡的恐懼,還不如選擇隔離及逃避。因為恐懼裡頭,有我們不願意面對的無能為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