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5
蔡侑霖
Amy 是我一位投身醫界的好友,當她工作4年時,父親因糖尿病併發中風,她於是向公司辭職,全心全意照顧父親。身為好友,我們認為她非常孝順,而她的孝心可能感動上蒼,父親越活越健康,身體也更加硬朗。按時吃藥回診,已11個年頭過去了,現今37歲的她打算回到醫院工作,卻被嫌棄年紀太大、技術能力不足,薪資和年齡不成正比,一路跌跌撞撞地求職。她無奈地陷入自我懷疑,思考起初照顧父親的決定是否錯誤,不僅目前身上沒有存款,而同儕朋友也怕她借錢而沒有意願往來。我自己同步「換位思考」,如果我是 Amy 的話,我的決定將會是什麼?
閱讀更多
2022-04-26
陳重銘
一般上班族不僅要養家活口,還要貸款買房,給家人遮風避雨的保障,幾乎耗盡所有財力與精力,如果還想擠出錢來投資理財,給自己種下「財務自由」的未來,那個負擔恐怕不是每個人可以承受的。薪水就那麼多,養家、買屋、投資等需求,幾乎不可能樣樣順利達成,於是就要重新排列組合,把不急迫的先拋到一邊,然後把最重要的擺在前頭。如果你真的想要在往後享受「財務自由」,讓你的「資產」產生的「利息」,足夠支付生活開銷,不必再靠勞力來工作賺錢,若你不是富二代,就只能靠投資理財了。因此,年輕時所有資金的規畫,還是要以投資為最優先,先買進能幫你產生「利息」的「資產」,其他不急迫的車子、房子……只能先放在一邊,而且為了增加投資的金額,你還必須認真工作,尋求事業上的突破。
閱讀更多
2022-03-14
謝冠賢, 李淑芬
按理說,臺灣的銀髮族或是樂齡族這一群人,已走到人生下半場,也已累積了一些財富與人生經驗,應該是身心靈最自由自在,最能做自己的一群人。若您仔細觀察周邊朋友的樂齡或銀髮族朋友,您會發現,其實不然,他們仍有諸多問題需要面對。
閱讀更多
2021-12-17
粉圓妹趴趴走
提早退休的人,一定會面臨到的問題,原本密切往來的朋友、同事都還在工作,只有自己是閒人,他們會遠離你,可能會認為你還這麼年輕就不去上班工作,就是懒惰、逃避、愛玩…等等。
閱讀更多
2021-07-08
雪兒Cher
從疫情爆發到現在, 消磨 眾人的信心跟期待,還記得網路流傳的一句話嗎?「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周內解除三級。」如今看來,的確每個人都太小看了病毒的威力,疫情會蔓延全世界各國並不是沒有理由,連歐美日本都舉手無措,又怎麼能期待島國再一次證明呢?
閱讀更多
2021-07-02
吉兒
今生將不再見你,只為再見的已不是你,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現,再現的只是此滄桑的日月和流年。席慕蓉【悲歌】
閱讀更多
2021-06-04
史蒂文.克雷格(Steven Craig)
從某個角度來說,我是我太太的第三任丈夫,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不久後我將是她的第四任丈夫,然後,只要我繼續努力,未來幾年我將有機會蟬聯更多任丈夫。事實上,我再努力一點,到了太太60歲的時候至少會經歷六任丈夫─而且每一任都是我。
閱讀更多
3/ 7
第 3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