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5
亞當.格蘭特
十年前,假如你告訴艾琳.麥卡錫(Erin McCarthy)說,她會成為一名教師,她會捧腹大笑。當她從大學畢業時,她最不想做的就是教書了。她對歷史深深著迷,但是覺得社會學課程無聊死了。但艾琳想找到方法,替被自己忽視的部分以及被自己遺忘的事注入新生命,於是她開始去博物館工作。
閱讀更多
2024-03-05
角子
「角子,在努力了那麼久之後,今天我們終於還是分手了,我好害怕,要再次走上那條辛苦漫長的癒合之路……」我看著這位讀者發來臉書的訊息,那是每個用情至深的人,都曾經走過的路。我們害怕前方,那些正在等著我們的寂寞和傷心……害怕到都忘記了,那其實是你在那份感情裡,早就已經走過的路。
閱讀更多
2024-03-04
陳亭均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因肝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多日,周一(3/4)離世,享壽80歲。作家好友楊渡在臉書上發文證實,黃永松是在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說今天早晨接到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週日原本想移到安寧病房,但因怕身體無法承受而未移動。「我總感覺,永松兄是來這人世修行的神仙,修行圓滿了,要回去天庭。他為世間的神佛廟宇做了那麼多事,為民俗藝術的保存,奉獻那麼多心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一生,我相信,天上神佛都會看顧著他的。」楊渡說,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 真相 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漢聲》雜誌辦了近半個世紀,它用細琢精雕的方式,完成了「福建土樓」、「貴州蠟染布」等,一篇又一篇,驚人的文化報導,受到了《時代》雜誌、BBC等國際媒體的肯定。黃永松,這位替「中國結」命名的老人,至今還提著鍬,在文化土壤上掘著,他說,他是拉風箏的人,想「傳」,也盼著人「承」。(原文刊載於2017/11/29,更新時間為2024/3/4)
閱讀更多
2024-03-01
彭菊仙
寫了這麼多,還是有我輩父母看不開。說實在,到某個境界,我們必須透澈一個事實:孩子只是藉由我們肚皮來到世間的獨立生命個體,在此我藉由比我們「低等」的動物之「高等」智慧,與勞苦一生的父母們相互提醒與勉勵。
閱讀更多
2024-02-29
吉野源三郎
這件事發生於去年十月某天下午,當時小哥白尼就讀一年級,他和舅舅一起站在銀座某家百貨公司頂樓。
閱讀更多
2024-02-01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06
Q:我是文雄,今年48歲,太太43歲,今天想問的是我如何維持現在的婚姻?我們結婚22年,兩人都是上班族,一直過著安定幸福的日子,育有21歲大女兒、19歲兒子以及10歲么女。我太太從婚前就比較豪爽,婚後因為育兒、工作忙,多年沒餘裕。3年前小女兒上小學後,她又開始出去跟朋友吃喝玩鬧,我覺得她辛苦多年沒阻止,但2年前開始,她回家時間越來越晚,甚至超過午夜,而且都是男人送她回來!而且經常是同一人!1週前,她回家時已是深夜3點,我一追問,她就說對方是最能信賴的朋友。雖然我沒有她外遇的具體證據,但內心覺得他們關係非比尋常,而且打聽得知,這男人離過婚,現在是單身!其實2年多前,我們就吵過這件事,餐廳明明只開到10點,她剩下時間都在哪?任誰看都是不適切的關係。她卻反駁說,這些男人都是知心至交,我怎能不理解?為此兩人發生齟齬,連性生活也中斷至今。更糟是半年前她提出離婚,還說不要贍養費、撫養權,願意淨身出戶,但我不想離婚,她也沒繼續說了。她深夜返家後隔天,我問她到底想要怎樣?她表示想維持現狀,我內心也不想讓她離開,所以同意,但底線是她絕對不能超過晚上12點才回家,她竟說做不到,「如果限制時間,只會更常外出!」我跟她說,「我是想跟妳好好過下去,等孩子都大了,也想一起去旅行,享受人生!」她卻表示自己毫無此意!我雖不想跟她離婚,但假定10幾年後小女兒也獨立,她還是一樣,我會讓她去追求新人生。我目前還是想跟她繼續走下去,但面對這樣的老婆,我要怎樣和好如初?
閱讀更多
2023-12-31
黃明惠 整理
台中市東區一名80多歲婦人,3年多來每天都到郵局提領100元,認為這是兒子每月存給她的孝親費;不過近期她人卻突然消失,經由郵局了解後,才得知婦人已離世,而她每天所提領的「孝親費」, 真相 其實是一名員警為了不戳破婦人兒子過世,因此每月固定提供3000元給郵局好讓婦人提領。
閱讀更多
2023-12-18
南宮仁
安靜的夜晚,一個乾瘦的中年男子進到了急診室裡。他以緩慢的動作,坐到了我身前的圓形椅子上。近看才發現,他因病態看起來更瘦弱了。陳舊的衣袖下,他伸出了纖細瘦長的手臂。他的衣物與身體相比過於寬鬆,比起穿上,更像是披上了一塊布料。
閱讀更多
2023-12-15
NOW健康
當民眾因缺牙、牙齒斷裂、牙周病或深度蛀牙而考慮植牙時,常會關心植牙的壽命是否值得花這麼多錢?祐民牙醫院長楊大為醫師表示,若民眾希望植牙能夠長久保持在良好狀態,日常的用牙、潔牙習慣絕不可馬虎,定期回診檢查更是必須,尤其有牙周病史、容易蛀牙的族群千萬要保護好你的牙齒。
閱讀更多
5/ 29
第 5頁,共 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