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6
郭美懿
近日疫情多點爆發,6日新增281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推估疫情可能還要半個月才會到達高峰,更有醫師預估Omicron恐燒3個月。社區感染風險增加,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並施打疫苗,也可以依循六大營養指南讓免疫功能正常發揮,從飲食方面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閱讀更多
2022-02-18
照護線上
在一個平凡的早晨,六十多歲的王先生坐在餐桌吃早餐、看報紙。挪動姿勢的時候,突然感到背部劇痛,雙腳麻木無感、動彈不得。
閱讀更多
2022-02-17
郭美懿
人體的骨量在35歲開始走下坡路,40歲到59歲是人一生中骨骼疾病風險升高最快的時期,尤其50歲以後,平均有1/3的女性、1/5的男性就會發生一次骨折,其中最大的風險因子就是骨質疏鬆。
閱讀更多
2022-01-12
蓓兒・帕瓦
為了達到最理想的健康狀態,治癒疼痛以及減低焦慮與疲倦感,我們必須學著管控慢性壓力。為了我自己以及患者們,我發展出這套重組健康工具箱,用來幫助大家,找出各項症狀與心理和情緒的關係。你還能用它們來整合所有的身體系統,運用心靈、大腦和身體連結原則去開創最理想的健康人生。
閱讀更多
2021-12-08
NOW健康
攝護腺癌是美國男性中第2常見的癌症,根據攝護腺癌基金會的數據指出,每9名男性,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會被診斷出患有攝護腺癌,由於攝護腺癌並沒有提早預警的信號,每年更導致30000人死亡。專家建議男性進行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檢查,確認自己是否患有攝護腺癌,以及是否需要治療。
閱讀更多
2021-11-23
李毅評
「她更年期啦,別理他!」你是不是還記得,國中的時候每當遇到老師生氣責罵,總會有調皮的同學私下說:「老師更年期比較愛生氣」的戲謔話?甚至在家裡的時候,面對媽媽的發脾氣,爸爸也會私下跟你說:「你媽更年期,忍耐一下!」,似乎「更年期=愛生氣」是大家的共同印象?
閱讀更多
2021-11-05
陳志銜醫師
總是容易腰酸背痛?覺得身體很疲勞?復健、貼藥布、吃止痛藥試過各種方法但都無法改善,甚至去看了醫生卻也找不出真正原因嗎?其實還有一種可能是你的身體正在慢性發炎。
閱讀更多
2021-10-27
李易紓
疫情期間民眾大幅減少外出機會,連日常買菜提重物、爬山、爬樓梯等活動頻率也降到最低,可能因為減少日曬時間缺少 維生素D ,影響骨骼、關節、肌肉合併的行動力健康。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TOA)理事長陳榮邦提醒,熟齡族常見三NG行為,恐讓行動力加速丟失,建議善用居家肌力訓練和蛋白質補充,開始每周7天行動力養成。
閱讀更多
2021-10-19
照護線上
這天上午,70多歲的張女士前往公園運動,走下台階時,不小心滑了一跤。「唉呦!」躺臥在地的張女士握住右手手腕,一臉痛苦。鄰居見狀,連忙趕過來七手八腳地扶著身子讓她坐起來。「啊呀!」才剛坐起身,張女士的臀部中央又是一陣劇痛,讓她哇哇大叫。
閱讀更多
2021-10-15
照護線上
曾經擔任多年空姐的陳女士,雖然已五十多歲,但外型依然相當亮麗。「醫師,我的左邊乳房有摸到硬塊。」陳女士憂心地說。「有其他的不舒服嗎?」醫師問。陳女士搖搖頭,說:「沒有特別不舒服,但是最近體力變得比較差,經常會覺得很累。」
閱讀更多
6/ 21
第 6頁,共 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