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艾爾文
累的時候就休息;煩惱的時候就讀本書;慌張的時候就深呼吸;難過的時候就拍拍自己說:「這一切都會過去的。」我們很常忘了,其實應該給自己最溫暖的支持。不要忽略照顧好自己的重要性,人生很多的不開心,都是從你放任別人消耗自己開始。
閱讀更多
2020-12-18
林志豪醫師
有個患者被眼科醫師轉介過來,她開車在高速公路的時候,突然眼前一陣閃光然後視角慢慢地從中心往外糊掉,嚇得她趕快停在路邊。後來視力雖然恢復了,還是趕快去看了眼科醫師,但眼睛沒有任何問題。眼科醫師很有經驗的詢問她的症狀,跟她說這可能是偏頭痛的預兆,於是轉到神經科來。
閱讀更多
2020-11-30
李易紓
衛生福利部統計,65歲以上長輩,每12人就有1位罹患失智症,80歲以上則是每5人就有1人。由於失智症病患是 腦神經 功能退化,造成多方面認知功能障礙,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妄想或幻覺,逐漸無法獨立生活,要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可能會是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課題。
閱讀更多
2020-11-25
林志豪醫師
牙齒的健康不是只有牙醫師會叮嚀大家!實際上牙齒連接著大腦的神經血管,兩者之間是互相影響彼此的存在,所以大家要特別注意牙周病 ,千萬不要錯過黃金治療期導致不得不拔牙。
閱讀更多
2020-11-10
林志豪醫師
面對失眠或睡眠障礙,很多人都會迷惘要不要吃安眠藥?其實睡眠治療這方面有分成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這兩種方式。
閱讀更多
2020-10-14
林志豪醫師
中風的危險因子除了之前有跟大家提到的抽菸,高血壓也是導致中風的一項關鍵因素。血壓高容易導致粥狀動脈硬化,較脆弱的血管就有可能破裂,這樣的情形若發生在腦血管,就會形成所謂的出血型腦中風;或是血管越來越狹窄,最後塞住了,造成梗塞型腦中風。
閱讀更多
2020-09-30
拉斯─約翰.艾格
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分析,怎樣才能使人們更快樂、心情更愉悅。最常見的幾個建議是:我們應該要有充足的睡眠、多運動、多花時間待在戶外、進行冥想、培養人際關係、以及融入自己所處的社會。這本書的主要目的不是教你如何變快樂,也不是教你如何找到人生的意義,而是教你如何與他人更容易達成共識,因而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方法和技巧,來幫助我們實現特定目標。
閱讀更多
2020-09-28
林志豪醫師
以往門診中,常常會有患者來看肩頸痛,腰痛甚至頭痛。結果幾天後,患者就回來抱怨疼痛處長了一連串的紅紅的水泡,林醫師就驚覺被騙了,原來他們之前的疼痛是因為這些水泡所造成的。
閱讀更多
2020-09-22
李易紓
51歲的江先生,有糖尿病史,兩年前看數字會出現疊影,近來視力變得更模糊,到眼科檢查後,醫師認為是度數增加,但幾天後眼角餘光卻開始常出現白影,讓他趕緊到大醫院檢查,赫然發現是腦下垂體長了一顆巨大腫瘤!
閱讀更多
8/ 18
第 8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