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9
萬年生
《今周刊》1350期「當憂鬱症來敲門」近期出刊後獲得不少回響,本文再透過60歲憂鬱症患者、牙醫師C醫師匿名受訪,現身說法說出憂鬱症患者的苦與難,並從「切身之痛」鼓勵正確面對,及就醫、用藥的重要。以下是她的第一手告白。
閱讀更多
2022-11-03
郭美懿
小夏是辦公室行政人員,整日待在冷氣房內,很少進行戶外活動及曬太陽,也沒有運動習慣,因為怕胖所以刻意控制飲食,喜歡吃生菜沙拉、蔬果汁等生冷食品。她從初經起就有經痛症狀,最近經痛加劇,雖然熱敷後有改善,但經血顏色淡紅、而且帶血塊,排便軟散不成形,又相當怕冷,手腳更是冰涼…。
閱讀更多
2022-11-02
林凱信醫師
不是氣喘,但呼吸時卻有「咻咻」的聲音嗎?喉嚨容易卡痰,常常會有喘不過氣的感覺?要小心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找上身。
閱讀更多
2022-11-01
黃明惠
一名19歲女大生眼睛出現類似飛蚊症的症狀,求助醫生檢查竟是乳癌轉移到腦部,導致顱內壓升高影響視力,她積極抗癌半年,最後仍過世。醫師呼籲,若自己突然發現有飛蚊症,或是症狀加劇,都應儘速就醫,而一般飛蚊症都是因眼睛退化或過度使用3C產品導致,極少數因為癌症引起,這起案例堪稱罕見。醫師指出,國內乳癌最常發生年齡為45至69歲,這名女大生才19歲,非常年輕,而乳癌續發腦部轉移的比率約為15至25%, 5年存活率只有28%。
閱讀更多
2022-10-30
張振榕, 林莘妮
門診時,因應病情需要的時候,我會建議病人照胃鏡,但是對於照胃鏡的恐懼,時常會在病人做與不做的猶豫掙扎之間顯露無遺。「上次做胃鏡好不 舒服 ,以後都不想做了!」、「隔壁陳媽媽說做胃鏡很可怕……」、「除了照胃鏡之外,沒有其他方法了嗎?」(口氣通常很絕望)
閱讀更多
2022-10-27
郭美懿
51歲前民視主播、資深媒體人張瑞玲驚傳罹癌病逝,震驚媒體圈,她臨終留下遺言,表示抗癌過程中嘗試過手術、化療、放療、標靶和免疫療法等,自認已盡全力抗癌,「我沒有當逃兵,是醫生叫我放棄的!」她堅強為自己安排好後事,包括遺囑、生前契約、靈骨塔等等,但疑因父親上月才過世,因此臨終時家人不在身邊,僅好友支持陪伴。
閱讀更多
2022-10-27
NOW健康
近年來運動風潮盛行,只是運動項目百百種,什麼樣的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呢?事實上,唯有規律的有氧運動能促進心肺適能,頻率要1週3次以上、時間至少30分鐘,藉由此方式慢慢就能提升運動耐受度。
閱讀更多
2022-10-26
丁菱娟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只要健檢報告有紅字出現,不管有三高或慢性病,醫生的第一句話就是:「你要注意飲食以及多運動。」看來飲食和運動,的確是改善所有慢性病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多運動可幫助健康的概念已經深植人心。
閱讀更多
2022-10-26
郭美懿
老化是人生必經的過程,隨著年齡增長,各個器官都在衰退中,失智症就是隨著大腦老化而產生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失智症名列全球十大死因第7位,全球有410萬失智者尚未被診斷出來,而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2021年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1萬。失智症並非一個人的戰爭,其影響如漣漪擴及家屬、照護者、甚至是整個社會,因此面對失智症,是你我都要修練的一堂課。只是當自己或家人可能失智,又該如何優雅自處與生活?
閱讀更多
2022-10-21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73
Q:我是貴芬,今年41歲,是台中一家大企業的小主管,收入還不錯。我只在大學時代談過一次戀愛,早習慣單身生活,就算一個人去旅行也不會有任何不安。我是獨生女,雖然母親沒強迫我結婚,但她70歲生日後,竟說:「沒看到妳結婚,我無法安度老後,以後還無法安心死去!」徵求同意後,她幫我報了台北的婚友社,我想至少不會在台中碰到熟人或被知道很糗,也就答應了。我選了張1、2年前跟同事出遊時拍的照片,婚友社很快就安排了一位容貌還端莊的43歲公務員見面。原本結婚慾望淡泊的我,突然因此對約會有點期待,覺得若是能談心的對象也不錯。但是一見面,他就說「妳本人比照片更穩重,跟實際年紀相當,讓我很安心,照片中的妳十分年輕活潑,我原本還有點不安!」我聽到這話很震驚,「穩重」就是「老」呀!他是認為我拿舊照來詐欺,還是覺得我實際比照片老太多?初次見面就說女人「穩重」,難道是說我已不再年輕了嗎?聽了很不 舒服 ,我自己從來沒有這種感覺啊!對方看起來還算OK,但我實在敗給他的開場白,整個人僵住,完全聽不見那之後他說了什麼,我也敷衍聊了一下就掰掰,以為這輩子再也不會跟這男人見面了。沒想到回家後接到婚友社聯繫,他竟想繼續見面,更讓我搞不清楚他在想什麼,難道他不覺得自己這樣說有什麼不對嗎?還是打算繼續調侃我?我或許男人經驗不足,但真搞不清是否要拒絕他?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