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7
郭美懿整理
52歲的黃姓銀行經理,最近感覺上班注意力不能集中,開會時變得易怒罵人,下班後看電視會打瞌睡,腰圍變粗,性慾下降很多。黃先生驚覺是否罹患男性更年期?前往泌尿科求診後,檢查證實他的睪固酮濃度為285ng/dL明顯偏低,經過泌尿科醫師的藥物治療和衛教,改善了男性更年期症狀,順利找回青春活力和自信心。
閱讀更多
2023-07-26
郭美懿
夏日炎炎,吃冰消暑又透心涼,但如果對冰品有無可抑制的狂熱,甚至「嗜冰成癮」,恐怕暗藏疾病!一名19歲女子不分季節隨時都想來杯加滿冰塊的手搖飲和冰品,就算吃到渾身打顫,甚至牙齒刺痛痠軟都無法戒口,讓家人擔心不已。就醫檢查後,才發現女子「嗜冰成癮」,其實是缺鐵性貧血的病徵。
閱讀更多
2023-06-14
趙閎毅
想不起來別人的名字、翻遍包包找不到鑰匙、忘記今天跟朋友有約...每個人的記性都可能「凸槌」,會是失智症嗎?國際失智症協會提出十大警訊,提醒民眾及早注意!
閱讀更多
2023-04-25
翁申霖 整理
聯華食品(1231)彰化廠周二(4/25)清晨發生一場奪命大火,10人到院前無呼吸心跳,分送6家醫院,經過搶救後,已知有7人宣告不治;據悉,有多名員工從2樓往上跑到4樓冷凍庫等待救援,對此消防人員指出,這是發生火警的一大致命錯誤,「冷藏庫避難宛如將自己逼到死角,還有失溫風險,違反『火場逃生原則』。」
閱讀更多
2023-02-15
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陳炯瑜醫師
蹲下站起來後就眼前一片黑?每次洗澡完排水孔都一大堆頭髮?當心這些都可能是身體缺乏「鐵」的警訊!根據衛福部調查,國人的鐵質攝取量普遍不足 ,成年女性每6人就有1人缺鐵而不自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鐵的重要性吧!
閱讀更多
2023-01-16
癌症希望基金會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每年超過1萬名女性罹患乳癌。根據統計,有高達6至9成的乳癌病人飽受癌因性疲憊所苦,甚至有人因為虛弱、沒有元氣,想放棄治療。癌因性疲憊可以透過運動、飲食等非藥物方法,以及藥物來改善,乳癌姊妹千萬不要被癌因性疲憊打敗。
閱讀更多
2023-01-15
郭美懿
據統計,平均每2位女性就有1位鐵質攝取不足,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報告更顯示,鐵質是國人第4大缺乏的營養素。「缺鐵」是 血紅素 不足的主要因素之一,「缺鐵性貧血」更會引起頭暈、疲勞、甚至嚴重頭痛。那麼該如何正確補鐵?花蓮慈濟醫院營養師林惠敏建議,攝取足量天然原型食物、並搭配正確飲食習慣,有助於提高鐵質吸收率。
閱讀更多
2022-10-17
NOW健康
76歲何先生有黑便、血便,容易疲勞、虛弱、胃口不佳、腹脹、噁心等症狀,中間只服用成藥,身體不舒服仍忍了3個多月,才至診所就醫。醫師覺得不對勁,轉診至大型醫院,接受電腦斷層、腸胃鏡、切片等檢查,確診為「邊緣區B細胞淋巴瘤」。
閱讀更多
2022-08-21
台大內科醫師 邱瀚模
編按:資深藝人余天、李亞萍的女兒余苑綺(已改名為余泳澐)2014年罹患直腸癌3期,至今挺過近70次化療,不過病情每況愈下,2022年8月離世,享年39歲。從直腸癌復發到轉移淋巴,歷經手術和70次化療,肺部只剩一個葉片,39歲余苑綺抗癌過程非常辛苦,回看她的飲食習慣,她愛吃蔬果、不菸不酒,還喜歡運動,堪稱健康楷模,為何年紀輕輕就罹癌?(原文刊載於2019/10/23,更新時間為2022/8/21)
閱讀更多
2022-08-09
照護線上
60多歲的王女士是三陰性乳癌患者,已經接受過多線化學治療,但是對癌細胞的抑制效果不是很好。高雄榮民總醫院乳房外科曾彥敦醫師分享,當時她抽血進行基因檢測,發現生殖細胞的BRCA1、BRCA2基因有突變,於是便向健保署申請口服PARP抑制劑。
閱讀更多
2/ 6
第 2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