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蔡宇哲, 蔡佳璇
我問過很多人,大家很常把休息當成是工作結束之後「順便」停留的時間,或是認為等待下一階段工作的這段空白期就叫做休息。用這種想法來看待休息的背後,就是認為休息其實是沒功能的、是被動的,是不需要主動安排在生活當中的。
閱讀更多
2024-03-12
招名威 教授
編按: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發現母親罹胰臟癌後,傾注全力和她共同抗癌,一路相伴、細心照顧。因為母子感情太過親密,在母親離世之初,他幾乎無法承受這巨大悲傷,只能在日後,透過各種方式,慢慢梳理、轉化自己的情緒。 照顧罹患重病的家人時,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在病人身上,而疏忽了照顧者可能承受的焦慮、悲傷、壓力、悔恨與諸多對生命的不解。透過作者回憶母親生病、治療、離世的過程,或許我們也能鼓起勇氣,回頭面對自己曾經逃避的悲傷。 這悲痛就像一道傷口,當我們刻意遮掩,可能表面上看來平靜無波,但一輩子都無法痊癒;若我們願意勇敢掀開,或許一時之間會血流如注、劇痛難忍,但它終有結痂、痊癒的一天。
閱讀更多
2024-03-08
照護線上
攝護腺癌是非常常見的男性癌症,好發的年齡層是比較偏高一點,平均大概在60歲到80歲之間,攝護腺癌非常常見,不過我要跟大家強調的是,攝護腺癌相對比較友善,因為攝護腺癌癌細胞的生長速度,相對是比較慢的,是屬於一種比較像慢性疾病。
閱讀更多
2024-03-06
劉潤
如何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學習,擁有智慧。在這個時代,想要活得很好,需要知識,但更需要智識。 如何獲得人生的成功和幸福?依靠智慧。世界過於複雜,有太多不確定性,需要智慧為我們指點迷津。 是否擁有智慧,以及擁有什麼層次的智慧,決定著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閱讀更多
2024-03-06
黃惠如
別府明子曾照顧公公和自己的父母,照顧三位長輩的歷程,長達三十年。她的經驗在日本不是特例。她在脫離了照顧者的身分後,才重拾課本,攻讀博士學位。特別的是,因為心疼和她同命的女人們,後來她創辦了「不勉強照護生活協會」。回首三十年的照顧生涯,最艱難的是,曾有一段時間蠟燭兩頭燒,孩子還小,當時想當個別人眼中的好媳婦,犧牲了孩子和自己,這種罪惡感和遺憾直到今日心頭依舊縈繞。
閱讀更多
2024-03-05
亞當.格蘭特
十年前,假如你告訴艾琳.麥卡錫(Erin McCarthy)說,她會成為一名教師,她會捧腹大笑。當她從大學畢業時,她最不想做的就是教書了。她對歷史深深著迷,但是覺得社會學課程無聊死了。但艾琳想找到方法,替被自己忽視的部分以及被自己遺忘的事注入新生命,於是她開始去博物館工作。
閱讀更多
2024-03-04
胡肇芳 整理
知名歌手張洪量2008年和立陶宛籍體操選手吉卡特麗娜瑟爾烏(Jekaterina Servut,暱稱Kate)結婚,育有一對子女,Kate在2021年底因肝功能惡化,於高雄長庚醫院進行換肝手術成功。不料傳出她在換肝1年後因肝臟發生異常,於2022年不幸病逝,而張洪量去年在馬來西亞舉辦演場會,提到妻子時數度泣不成聲。根據榮總衛教資訊,肝臟移植手術的成功率大約7到9成以上,成功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受贈者當時病情的穩定度。如果病情危急,相對的手術風險就會高,成功率就比較低。如果手術一切順利,又沒有排斥、感染或其他併發症發生,平均在3週到1個月內就可以出院。
閱讀更多
2024-03-04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去年底,我應邀參加公視「一字千金」春節特別節目的錄影,算是人生中很大的一個挑戰。
閱讀更多
2024-03-04
彭菊仙
我繼續尋找真正屬於我的天命運動。因為看到電視上有個徐教官推廣「原地超慢 跑 」,不僅不會超出心臟負擔,還能鍛鍊心肺功能,同時更有燃脂效果,這不正適合心臟虛弱又身材圓滾的我嗎?於是,一週三次,按下三十分鐘計時器,再點播一個演講或線上課程,邊 跑 步還能邊吸收新知,邊 跑 步更邊調整吐納。每次 跑 完,我都覺得換成新造的人,神清氣爽,血液與腦袋瓜新鮮氧氣爆漿。
閱讀更多
2024-03-04
陳亭均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因肝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多日,周一(3/4)離世,享壽80歲。作家好友楊渡在臉書上發文證實,黃永松是在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說今天早晨接到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週日原本想移到安寧病房,但因怕身體無法承受而未移動。「我總感覺,永松兄是來這人世修行的神仙,修行圓滿了,要回去天庭。他為世間的神佛廟宇做了那麼多事,為民俗藝術的保存,奉獻那麼多心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一生,我相信,天上神佛都會看顧著他的。」楊渡說,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漢聲》雜誌辦了近半個世紀,它用細琢精雕的方式,完成了「福建土樓」、「貴州蠟染布」等,一篇又一篇,驚人的文化報導,受到了《時代》雜誌、BBC等國際媒體的肯定。黃永松,這位替「中國結」命名的老人,至今還提著鍬,在文化土壤上掘著,他說,他是拉風箏的人,想「傳」,也盼著人「承」。(原文刊載於2017/11/29,更新時間為2024/3/4)
閱讀更多
13/ 30
第 13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