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1
元氣網/編輯陳學梅整理
台灣在2025年就要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這樣的現象導致有越來越多的年長者需要被照顧,「長照需求」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照顧者所承擔的照護壓力、醫療及生活花費,甚至壓垮不少家庭。作家黃大米分享,一名80多歲老父親生病後,堅持不讓家人請看護,要兒子自己顧;導致兒子只好白天忙工作,晚上接著照顧爸爸;長期下來,兒子積勞成疾不堪負荷,在50多歲生日當天過勞死;這案例讓黃大米更加堅定要找看護的決心。
閱讀更多
2023-04-20
蔡碧月
竹科工程包商蘇盛泉,60歲退休後意外成為在地名人,不是因為億萬身家,而是因為追夢的超級執行力!他買超跑、蓋夢幻莊園、打造三灣落羽松,甚至因為喜歡音樂,投入學習10種樂器,一開始先在自家莊園表演,如今更召集樂手成立大樂團,預計未來進行慈善巡演。
閱讀更多
2023-04-16
中時 陳淑芬
中市霧峰85歲呂姓老翁今年初喪子、清明節前又喪女,54歲女兒臨終前仍心繫老父,遺言交代「叫爸爸要吃飯!」催淚,地方善心人士陳聖尉號召募款協助辦後事外,並籌募20萬元要助呂女完成遺願。市議員張芬郁16日前往探訪,要求社會局應研議協助無依長輩辦理財產信託頣養天年計畫。
閱讀更多
2023-04-09
聯合報/ 記者 蘇志畬
今周刊編按:台南棒球場進行「2023英雄開戰強獅來襲」開幕周第四戰,賽前特別邀請台南一中儀隊表演,南一中棒球隊前王牌投手林佑謙日前不幸逝世,賽前由他的父親代為開球,為子圓夢的暖心儀式有滿滿洋蔥。林佑謙是南一中野球社投手,去年初帶領南一中首次闖進全國賽32強淘汰賽,隨後以第一志願進入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也加入北醫棒球隊。沒想到去年10月底從北醫棒球場練球結束後,卻在返回宿舍途中發生死亡車禍。由於林佑謙 過世 後隔1週便是黑豹旗賽事,球隊學弟們每次出賽都帶著林佑謙的21號球衣出賽,首場比賽便在佑謙家鄉善化球場,拿下球隊參賽10年來首勝,之後又取得二連勝,創下校史紀錄。林佑謙的故事被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得知後,特別捐贈200萬元設立獎學金,而面對至痛的林家也加捐金額,以林佑謙1月9日生日,各捐給南一中及台北醫大109萬元,獎勵科學和運動,並將21號球衣捐贈給南一中野球社。校方表示,雖然未來21號不再出現球場上,卻永遠活在眾人心裡。
閱讀更多
2023-04-02
優照護
滿枝阿姨是我們的老鄰居,一向開朗又樂於助人,社區裡不論大人小孩都很喜歡她,尤其是年輕媽媽們最感激她了,誰家臨時有事要出門,都會請她幫忙看小孩。後來年紀大了,雖然沒像以前常常幫忙帶小孩,但這些孩子長大後,還是三不五時會找滿枝阿姨話家常。
閱讀更多
2023-03-31
和田秀樹
編按:高年級的你, 還是堅持「錢留子孫」?拼命存錢捨不得花,只會落個吝嗇之名;大筆的遺產,更常常成為子女鬩牆的導火線。作者和田秀樹擔任老年精神科醫師35年,診治超過6000名老年人,一年解剖一百例大體,最後他明白,沒有任何人能在年過85歲之後,大腦沒有阿茲海默行神經病變、體內沒有任何癌細胞、動脈沒有任何硬化症狀。換句話說,不論怎麼努力,人終究只能接受年華老去。坦然認老,不是認輸棄守,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還能做的事,從容不迫的面對老年生活,成為一個有格調的高年級生。
閱讀更多
2023-03-29
鄒彤文
當我將結婚的消息告昭家人之後,立刻被大姑姑罵到臭頭,她說我是為了逃避生活才去結婚。叛逆鬼如我當然回嘴沒有,但其實我不懂她到底在說什麼。我只知道我對自己的家人感到厭惡。我不想見到兩個花錢如流水的弟弟、想讀私校就讀私校的姊姊,還有一直要我做家事,跟我拿錢的阿嬤。
閱讀更多
2023-03-29
張曼娟
年近70的母親情緒激動對著負責照顧的小女兒喊道,「我就是小孩子!我就是小孩子!你要像照顧小孩子一樣照顧我,這就是報恩!你懂不懂?什麼叫作自己的生活?你的生活就是要照顧我!」
閱讀更多
2023-03-23
盧亞屏
身為父母,究竟該不該讓子女清楚知道自己的資產、負債?而隨著子女成長,「資產」的功能也從養小轉為養老,可是一旦面臨兒女想出國留學、創業或購屋,父母到底幫或不幫?又該幫多少?
閱讀更多
25/ 30
第 2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