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蔡宜芳
常常有家長向我抱怨︰「我叫他念書,他都不念,一直在滑手機,作業拖到很晚才寫。他再這樣下去,考不上好的高中,以後該怎麼辦?」對於孩子的消極、怠惰,我們總是又急又生氣,也更加擔心孩子的未來。
閱讀更多
2023-03-15
傅恪恩
「爸爸重病後,哥哥姐姐們一個個推託工作忙、家事重,有心無力只能當甩手掌櫃,身為住家裡唯一一個沒嫁的女兒,出人出力我認了。但爸爸走後,我把爸爸的錢用在爸爸的喪事上,卻還要被他們指責侵占遺產,要我把錢吐出來,這還有天理嗎?」
閱讀更多
2023-03-13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今天預約視訊諮詢的客戶,是來自高雄的一對母女。母親王媽媽已70餘歲,而女兒王小姐則是40歲上下。父親 過世 後,就是母女倆相依為命,互相照顧彼此。
閱讀更多
2023-03-10
劉韋德律師
這個社會上有許多夫妻無子女,因此他們對於將來繼承的事情也特別關心。
閱讀更多
2023-03-06
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理財方式百百種,該如何選擇才對老年生活最有保障?一名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自己常遇到許多保險業務說:「買房子沒用,買保險才有保障」,讓他好奇到底該養房子還是養保險?
閱讀更多
2023-03-05
郭美懿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一旦家中長輩生病需要照料,許多孝順的晚輩都會考慮辭職回家照顧。但選擇離開職場,還回得去嗎?中間沒有工作與收入的狀態下,又能撐多久?如果兄弟姐妹願意在經濟上支援,他們的另一半又能否體諒呢?近來網路論壇Dcard出現一篇的發文,引發兩方不同意見,起因正是原PO小姑為照顧行動不便的公公,多年沒有工作,但公公 過世 後,小姑仍未到外謀職,年近50歲仍由哥哥支付生活開銷,讓原PO怒喊:「老公要養他妹妹一輩子?」
閱讀更多
2023-03-05
郭美懿整理
國寶歌仔戲大師、「陳美雲歌劇團」團長陳美雲昨驚傳離世,享壽72歲!劇團昨(3/4)深夜在臉書發佈這項噩耗,指出陳美雲當晚8點10分因步履失穩滑倒,就再沒醒過來,「她自仙遊去了!」
閱讀更多
2023-03-04
翁申霖 整理
家庭、手足為了財產問題撕破臉的狀況,在這社會上屢見不鮮。一名女網友表示,自家中父親中風癱瘓後,為了就近照顧搬回娘家,與先生孩子分隔兩地,一年多來的悉心照護,爸爸從全癱進步到能自理。然而,爸爸在近期立遺囑做公證時,卻將所有財產分給兩位哥哥,該網友只拿到一只手錶,讓她徹底心寒,連律師也看不下去。
閱讀更多
2023-03-03
愼盾揆
長輩說鄉下有很多學識不高但很善良的女性,只要找一個這樣的人來結婚就好。我後來才知道,這種想法當時並不少見。在盲人學校裡也遇見幾位曾聽家中長輩說過這種話的朋友。
閱讀更多
2023-03-03
高璿圭
很多遺族都不會告訴那些來到葬禮現場的弔唁者,逝者的死亡是因為自殺,而會以交通事故、意外來帶過,然而連安慰都做不到的那種令人窒息的氣息,努力隱藏什麼的氛圍,令弔唁者立刻就察覺到死因並不是遺族所說的那樣。
閱讀更多
26/ 30
第 2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