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3
優照護
愛運動的爸爸,年輕時就是個運動健將,打球、爬山、慢跑,樣樣來。即使到了60、70歲,他仍舊沒有 丟掉 運動的習慣,親朋好友看到他,無不讚他氣色好,跟年輕時沒兩樣。直到大病一場後,愛運動的爸爸似乎失掉了他的最愛。
閱讀更多
2022-09-25
中時新聞網 楊雅婷
網路流傳牙膏管反面底部,色條若是黑色代表成分全是化學成分,要馬上 丟掉 ,食安專家韋恩表示,這樣的說法完全錯誤,但還是有不少人誤以為是真的,就連就讀國小女兒的老師都信以為真,還在課堂教育學生,女兒回家發現牙膏底部色條是黑色的,二話不說扔進垃圾桶,讓他哭笑不得,其實顏色條主要是牙膏製作軟管時,為了定位、防止偏移的印刷標記。
閱讀更多
2022-08-31
郭美懿
夏日炎熱又潮濕,室內溫度常超過攝氏30度,也讓不少藥品出現發霉、或藥粒輕輕一碰就碎掉等現象,這都與藥品保存方式不當有關。因此許多人會把藥品放到冰箱保存,或擅自重新分裝,其實這都是NG行為,有可能增加變質風險!
閱讀更多
2022-08-05
邦妮
性教育,一般在學校都是青少年時期的課程,大約會在十三到十四歲左右接觸到性教育。亞洲國家普遍都是在這時候才開始有性教育。而談到關於性教育,很多都是避而不談,或是抱持著錯誤的觀念,覺得性是很可恥的事,總是認為談論性是很骯髒的事情。相信跟我同世代的人,甚比我年輕更多的人,都被教導認定性教育是難以啟齒的話題。如果有女性談論到性話題,就是傷風敗俗。
閱讀更多
2022-06-02
千里淳風
我自己的觀察是,一個人大概要年過四十,面相才會開始定住,此時才會更真實地反映出他的內心世界。
閱讀更多
2022-06-02
翁申霖
長期囤積物品,是念舊,還是生病?這種看似「惜物」的極端行為,極有可能是心理方面出現狀況了!有網友發文,自己從小就住在垃圾屋內,連客廳長什麼樣子都忘了,因為媽媽「會去收集人家不要的東西堆在家裡,真的很可怕」,更透露爸爸因沒地方睡「也不再回家了」。此文一曝光,不僅讓不少人同情原PO的處境,更引發許多共鳴,有過來人便道出,「囤積症真的沒救的,只能你自己搬出去,你丟他東西可能被他罵,這是我的經驗」。
閱讀更多
2022-05-20
莊博安
Denny只要聽到有人要丟東西,就會跑去撿回家。2、3年來,Denny家中的三房一廳堆滿雜物,東西多到沒有地方走路。
閱讀更多
2022-05-13
梅姬LU
戀愛中的倆人滿心衝勁,總想為對方做些什麼,浮誇派的想飛上天摘下閃亮星星,人間系的事每一件都是最重要的小事情,會體貼你身體不適幫忙吹頭髮, 丟掉 你的破襪再偷偷放新的回去,見你累癱在沙發直接撲上去按摩……即使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姊姊,也忍不住挖出塵封已久的少女心,噴發、再噴發,事事就要對你好,完美詮釋了—— 服務的行動(Acts of service)。
閱讀更多
2022-05-11
橫山光昭, 伊豫部紀子
即使我們極力避免浪費,但是現在社會上,到處都充斥著刺激欲望、讓理性麻木的外在因子。而且,購物如此方便,即使手頭沒有現金,也可以先使用信用卡簽帳,再事後付款,購物的難度大幅降低。
閱讀更多
6/ 22
第 6頁,共 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