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2
威廉
有時不是不要這個朋友,而是現在不需要了。請將為數不多的交際時間,留給此刻擁有共同語言跟價值觀的人。
閱讀更多
2020-06-12
威廉
我不認為對多數女人來說,麵包跟愛情會很難選,女人最難捉摸的是外在跟內在需求,往往容易背道而馳,粉飾內心的真實聲音,為顧全局面而口是心非。而男人的裡裡外外則都很有共識,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
閱讀更多
2020-06-12
威廉
一個人是一個人生,最棒的態度是保持欣賞,互不干擾,人際關係不需要大悲大喜,還能擁有彼此就是一種安全感,不需要執著到底誰比較在乎誰,小情小愛不打緊,最重要的是長長久久。
閱讀更多
2020-06-08
保坂隆
近年來,老年人對性方面的關注,似乎提高了不少。現在是實際年齡與自覺年齡有十歲以上差距的時代,因為身心都顯得年輕,自然會提高對性的關注程度。
閱讀更多
2020-05-20
傅恪恩
40歲的老夏當房東有5、6年的時間,雖然租房經驗稱不上多豐富,但比起一般人,他自認自己還是有點看人的眼光。但也就是這樣一個老夏,談起最近新搬進的房客,卻是一臉愁眉不展,有苦難言,他懊悔地抓頭吶喊「我明明都知道有問題,怎麼還會犯這種錯呢~」
閱讀更多
2020-05-05
雪兒Cher
以前我不太理解,為什麼一段好好的友情因為一件極度微小的事件變得形同陌路,換做十幾歲時候,不是彼此道歉就好嗎?雙方都付出了好幾年真摯的陪伴,下班時總會約出去吃飯,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忘記對方,怎麼因為一句話就變的再也不相見,尷尬的就是同一圈的朋友,原本幾個人的聚會,永遠就少了一個人,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卻也不想搓破,等到年歲漸長才發現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要離開的人不要強留。
閱讀更多
2020-04-17
蔡佳芬
多數的志願服務工作都是群體服務,所以能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擴展生活圈。透過志願服務工作,接觸到更多人,能增強與社會的連結,對相關的社群產生的歸屬感。
閱讀更多
2020-04-17
蔡佳芬
老年期所交的朋友,跟年輕時不同。並不強調一定要是能夠深交的知己,反而是應該多培養清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彼此不過度依賴,不要造成太多內外在的負擔及罣礙,做一個銀髮好朋友。
閱讀更多
2020-04-01
蘇予昕
而女性們若是不接受自己的陰性面,則經常會表現出與內在打架的狀態,不但痛苦,也忽視了屬於我們的禮物。我在青少年階段長期習慣以「強勢」形象示人,便是過度認同了陽性面,為了「贏過男生,獲得勝利」,而總是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
閱讀更多
11/ 15
第 11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