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5
黃山料
你身邊有誰,看似是你在選擇,但事實上,一切早已「命中註定」,因為你的磁場,吸引了與你契合的人,你們就註定要「陪彼此一段」,直到你的磁場改變為止。
閱讀更多
2025-01-17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31
Q:我是美侖,今年42歲,丈夫45歲,結婚8年。我們算晚婚,我35歲才生下兒子,當時擔心流產而辭掉工作,之後老公開口閉口就說「你是全職主婦,怎麼什麼都沒做好?」每天都罵我笨、對孩子教育不好,非常瞧不起我。之前我還能忍受,但他最近變本加厲,甚至搞到兩家父母都牽扯進來,我母親覺得老公有問題,要我先把孩子帶回娘家住,至今已2週,不知今後的路要如何走? 孩子出生前,我還在工作,雖然他以前就有點瞧不起我的薪水不多,但還不至於到侮辱我的程度,而我為了生產而辭去工作也是兩人一起決定的。但那之後他態度丕變,把我當次等人看待,每天謾罵不停,像是「妳蠢不可及」、「妳是我養的,好好想誰給妳飯吃」等等。日常中生活點滴都在否定我,我已習慣右耳聽左耳出,大部分都是我道歉了事,讓日子能運轉下去。他最容易發火的地方,是認為我總在別人面前讓他丟臉,像是跟公婆一起去拍全家福照,當天氣氛很好,他回家卻破口大罵我到天亮,因為他自認不戴眼鏡比較好看,所以拍照前我提醒他拿掉眼鏡,他卻說我故意讓他丟人現眼,在眾人面前拆穿他沒戴眼鏡比較好,完全不給他這個養家的老公一點面子!4個多月前,我們一起參加孩子的學校活動,事後老師要我們寫感想,但他很久沒提筆寫字,錯字連篇,我稍微輕聲提醒,他回家也罵我當眾不給他面子,其實應該沒人會注意到,或許我只是又給他一個大罵我的理由!那天之後,他打了一整張我沒做到的事項清單,列印出來給我,要我好好反省改過,並向他報告。像是要我平日得不斷表示感謝,最重要的一大項是他認定我對他敬意不足,但他工作能力強、公司交代的業務都超標完成,職位及薪資不斷提升,我不會瞧不起他,也沒故意讓他下不了台,反而他對我吹毛求疵。他的不滿清單裡,我能改善的頂多一兩項,如早點起來準備,讓他更從容出門上班等,其實現在也沒有來不及的問題,但他若要更早,我也能配合。可是其他如「敬意」大項裡的各小項,都不是有意或未必如此,再怎麼做也防不勝防!2週前,我們原本要帶孩子回南部婆家,他突然要我父母同去,但我爸媽早就計畫好去宜蘭泡湯旅遊,所以婉拒,他就大發雷霆。不但罵我蠢到連自己父母都無法說服,甚至打電話斥責我爸媽,我媽才知道他有情緒問題、說他不正常。的確他最近爆發頻率越來越高,以前或許一週2、3次,但現在幾乎每天,罵聲分貝越來越高,內容也越來越過分,好像我連活的資格都沒了,我才回娘家避難。但這不是躲幾天就能回家的感覺,我實在不知如何是好?我是否該為孩子忍耐下去?是否有絕招讓他改悟?
閱讀更多
2025-01-13
彭冠宇
「一代宗師」張忠謀創辦人,在新書發表會娓娓道來他自傳下冊的架構與創作理念,而什麼是我在上一篇沒說透的呢?我想是張忠謀的情感給我帶來的共鳴與欲淚的溫暖。
閱讀更多
2025-01-13
癌症希望基金會/呂宜螢
運動帶來的不僅是生理各方面的強韌,對心理層面的好處尤其很有感:「即便我生病了,做運動時才發現,原來其實我能做的還是很多,跟一般人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根本不需要自怨自艾。」
閱讀更多
2025-01-10
黃山料
一開始,他讓你傷心,你們要討論的,是該怎麼調整、磨合,但如果他持續的令你傷心,你要追究的,就不是他為什麼傷害你。而是你為什麼即使遍體鱗傷,卻仍執迷不悟,不肯鬆手?
閱讀更多
2025-01-10
林靜君談心室
接受自己做不到讓父母快樂這個現實,不是你不好,而是你想負責也負不起。快樂不快樂那是當事人才能決定,就如,你沒有辦法替他們吃飯、睡覺。聽到他們怨嘆不用急著攬責任,而是將界線弄清楚,放棄承歡必有回應的期待,回到成人之間的互動,反而不為難彼此。
閱讀更多
2025-01-09
黃山料
我們該用什麼態度應對「情緒勒索」?欲擒故縱、控制、立規定、緊抓不放,其實這些手段,根本留不住一個人。只有讓他在這段關係裡,持續的感到快樂、幸福、滿足,才能讓他持續的願意留下來。先成為一個「能帶給別人幸福的人」,才有本事留住那個「能讓你幸福的人」。
閱讀更多
2025-01-07
郭美懿整理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2019年被診斷出肺腺癌後積極抗癌,但去年12月透露癌症復發,且已轉移到肝臟與骨盆腔,之後發現是更凶猛的「黑色素癌」,一下子擴散至多個器官,病況跳至第4期,就連跨年也只能在醫院度過。對於疾病,陳文茜淡然面對、態度隨緣,自述「那不是堅強,而是體悟」——每個人最終都會被疾病打敗,只是何時什麼方式?不過她畢竟是學法律出身,因此仍存在一些理性,想在人生劃下句點前預立遺囑,為視若孩子的寵物狗安排好去處,也想將遺產留給想捐贈的單位。只是看到預立遺囑的繁冗規定,她差點沒昏倒,直呼「活人都可以被整暈!」
閱讀更多
2024-12-31
宋默
公生明,誠生明,從容生明。公生明者,不敝於私也;誠生明者,不雜以偽也;從容生明者,不淆於惑也。────弘一法師《格言別錄》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