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
NOW健康
血脂主要由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所組成,一旦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數值超標,高血脂上身恐增加民眾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臨床上常見降血脂藥物有斯他汀、膽酸結合樹脂、纖維酸鹽衍生物、菸鹼酸等4大類型,食藥署建議,患者開始服用藥品後,應定期追蹤血脂控制情形及服藥狀況,即使血脂數值已恢復正常,亦不要隨意 停藥 。
閱讀更多
2024-06-19
癌症希望基金會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白血病(CML)的一種,也就是俗稱的血癌,每年新增病例為200多人。一般人聽到血癌就聞之變色,不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已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多數人使用一個藥物就可「完封」,十年存活率高達92%。最新的第三代標靶藥物有機會提高 停藥 的機率,縮短用藥時間,因此一定要積極接受治療、規律服藥、定期追蹤。
閱讀更多
2024-05-03
NOW健康
現代人工作忙碌,三餐不定時且以外食居多,容易攝取高油、口味重鹹等,加上用餐後就趴著睡覺,使得不少民眾飽受胃脹氣、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等腸胃問題之苦,而習慣服用胃藥已成為許多上班族的生活寫照。營養師劉宜洵表示,長期服用胃藥,恐引發副作用,建議在專業醫師及營養師評估下,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衛益生菌,平日就做好胃腸道健康的維護。
閱讀更多
2024-02-27
NOW健康
低溫與心肌梗塞發生率息息相關,醫師提醒,如果氣溫低於15度,心肌梗塞風險可能增加到近20%,高血脂是心肌梗塞的一大風險,國內成年人盛行率達26%,罹患心臟疾病風險為一般人的3倍,民眾在寒流來襲時,請務必做好禦寒措施,規律用藥為佳。
閱讀更多
2024-02-22
NOW健康
每個人的眼周會有不同變化,像是臥蠶、淚溝及眼袋等,有的是先天的,有些則是歲月的痕跡,並非所有都是不受歡迎。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翁日升醫師指出,臥蠶、淚溝和眼袋各有不同特徵,其中臥蠶是最為討喜的,至於較顯老、顯得沒精神的淚溝及眼袋,則可以透過填充物或手術療程來改善。
閱讀更多
2024-02-21
NOW健康
80歲的黃奶奶本身患有高血壓、輕度失智症、憂鬱症及退化性關節炎等病史,長年於心臟科與精神科門診就醫追蹤,只是過去1年曾多次行走間跌倒,地點包含家中廁所、家門外防火巷與戶外等處。家人因擔憂遂陪她至醫院就診,經問診才知黃奶奶跌倒前會發生頭暈,至於跌倒時間點則不太一定,白天、晚上都有過,甚至跌倒後需旁人攙扶,自己無法站起。
閱讀更多
2024-02-20
胡肇芳、郭美懿 整理
「這個新年我經歷了人生最痛苦,最難過的新年」,馬來西亞男星鐘盛忠在臉書悲痛發文表示,父親在除夕夜當天吃完年夜飯,在看別人放鞭炮時,不小心吸入煙導致氣喘發作,突然呼吸困難,發紫,緊急送醫,昏迷9天後不幸過世。他並PO出趴在父親棺木前痛哭照片,令人鼻酸。氣喘俗稱「哮喘」或台語「嗄龜」,多數患者在小時候就有過敏體質,且多在20歲前發病,又以夜間及清晨特別容易發作。依其嚴重的程度可以呈現呼吸困難、喘鳴音、胸悶和咳嗽等症狀,發作時可能非常迅速也可能緩慢出現,通常症狀不是很嚴重,但是急性惡化時可能非常嚴重,若未給予有效治療也可能會致命,如一代歌后鄧麗君就因哮喘宿疾引發呼吸衰竭,1995年病逝泰國清邁,終年僅42歲。
閱讀更多
2024-01-23
郭美懿
迎接春節除舊佈新,也別忘了趁機整理家庭藥箱!藥師提醒,多數家庭會存放藥品以備不時之需,但這些保健用品、藥品都有使用期限,必須經常汰換,才能避免失效、過期或誤食。而今年春節連假長達7天,為避免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用藥中斷,可於1月29日起開始領藥。
閱讀更多
2024-01-12
郭美懿
近來高麗菜盛產價跌,許多人趁機撿便宜,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指出,高麗菜屬十字花科蔬菜,可以保護心血管、預防骨質疏鬆、改善腸胃問題、調節血糖,而十字花科所含的蘿蔔硫素更可抑制癌細胞,降低食道癌、大腸癌、肝癌、肝癌等罹患機率。
閱讀更多
2024-01-03
照護線上
「那是一位50多歲的患者,在上班時突然心肌梗塞,而被送到急診室。」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病房主任林恆旭醫師指出,「經過緊急處置,撿回一條命,也順利出院,回到職場。」
閱讀更多
2/ 18
第 2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