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免疫療法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68

為癌症治療點亮明燈!「19種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健保,最快5月上路,逾3萬名癌友受惠

tCol 2024-03-18

楊雅馨

為癌症治療點亮明燈!「19種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健保,最快5月上路,逾3萬名癌友受惠

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或 免疫療法 ,大多要透過生物標記檢測尋找基因突變,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簡稱NGS)能協助癌症患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過去必須自費且所費不貲,衛福部日前定案,最快5月起將19種癌別的NGS納入健保給付,預計每年有超過3萬名癌友受惠。

閱讀更多

答應媽媽「一定把她醫好」卻失敗,母受癌王折磨只剩36公斤…毒物專家:若時間重來,我希望做這些事

tCol 2024-03-12

招名威 教授

答應媽媽「一定把她醫好」卻失敗,母受癌王折磨只剩36公斤…毒物專家:若時間重來,我希望做這些事

編按: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發現母親罹胰臟癌後,傾注全力和她共同抗癌,一路相伴、細心照顧。因為母子感情太過親密,在母親離世之初,他幾乎無法承受這巨大悲傷,只能在日後,透過各種方式,慢慢梳理、轉化自己的情緒。 照顧罹患重病的家人時,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在病人身上,而疏忽了照顧者可能承受的焦慮、悲傷、壓力、悔恨與諸多對生命的不解。透過作者回憶母親生病、治療、離世的過程,或許我們也能鼓起勇氣,回頭面對自己曾經逃避的悲傷。 這悲痛就像一道傷口,當我們刻意遮掩,可能表面上看來平靜無波,但一輩子都無法痊癒;若我們願意勇敢掀開,或許一時之間會血流如注、劇痛難忍,但它終有結痂、痊癒的一天。

閱讀更多

泌尿上皮癌容易復發!術後免疫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泌尿科醫師圖文解說

tCol 2024-02-29

照護線上

泌尿上皮癌容易復發!術後免疫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泌尿科醫師圖文解說

「醫師,我媽的腎臟功能剩下40分,接下來的輔助治療應該要如何進行?」陪著王女士回診的女兒問。

閱讀更多

女性十大癌症「婦癌」占3位!她50多歲卵巢癌復發,靠1關鍵療法多活8個月:珍惜得來不易時光

tCol 2024-02-17

癌症希望基金會

女性十大癌症「婦癌」占3位!她50多歲卵巢癌復發,靠1關鍵療法多活8個月:珍惜得來不易時光

女性十大癌症中,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就占了3名,嚴重威脅婦女健康。過去我國最常見的婦女癌症是子宮頸癌,現在則是子宮內膜癌,其次為卵巢癌。晚期婦癌的治療除了手術,須加上化療或放射治療才能降低復發的風險。幸運的是,除了化療和放射治療,已經進入精準醫學時代的今天,尚有標靶藥物及免疫藥物,除了提高治療的效果,也更進一步降低未來復發的風險,提高生存的機會與時間。

閱讀更多

免疫合併療法幫助晚期腎細胞癌爭取生機,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tCol 2023-12-15

照護線上

免疫合併療法幫助晚期腎細胞癌爭取生機,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醫師,我最近發現有血尿的狀況。」58歲的陳先生說。「會痛嗎?」醫師問。「解尿的時候不會痛。」陳先生想了想說,「倒是經常腰痠背痛。」

閱讀更多

曾認為老有所備,靠著退休金老後生活應該無虞…75歲醫師感嘆:看著親友現況就不敢斷言「錢夠用」

tCol 2023-12-07

劉秀枝

曾認為老有所備,靠著退休金老後生活應該無虞…75歲醫師感嘆:看著親友現況就不敢斷言「錢夠用」

一向以為自己老有所備,因為個性獨立、生活簡單,靠著退休金,老後生活應無虞。但隨著年齡增長,看看發生在身邊親友的現況,就不敢斷言了。

閱讀更多

對抗失智症,一年藥費竟高達82萬!我們平時多做4件事,降低阿茲海默率,不就省下一大筆錢?

tCol 2023-10-20

劉秀枝

對抗失智症,一年藥費竟高達82萬!我們平時多做4件事,降低阿茲海默率,不就省下一大筆錢?

一向以為自己老有所備,因為個性獨立、生活簡單,靠著退休金,老後生活應無虞。但隨著年齡增長,看看發生在身邊親友的現況,就不敢斷言了。

閱讀更多

乳癌裡的最惡性殺手!三寶媽悲「我做錯什麼?」新療法可延2倍存活期,盼健保加速給付

tCol 2023-09-21

郭美懿

乳癌裡的最惡性殺手!三寶媽悲「我做錯什麼?」新療法可延2倍存活期,盼健保加速給付

三陰性乳癌缺乏治療標的,無法針對癌細胞進行精準治療,更使得三陰性乳癌的治療選擇少,存活期也較其他類型的乳癌來的更短。所幸經歷近20年空窗,三陰性乳癌終於找到標靶,能精準鎖定癌細胞,作用如同散彈槍一般,釋放強效毒殺藥物攻擊鎖定的目標,發射出的散彈槍彈藥會連帶攻擊周邊癌細胞,為病友帶來精準治療的益處。

閱讀更多

台灣每4分19秒就一人罹癌!臺大癌醫院長楊志新:癌不是單一病症,個人化精準治療掌握先機

tCol 2023-07-19

郭美懿

台灣每4分19秒就一人罹癌!臺大癌醫院長楊志新:癌不是單一病症,個人化精準治療掌握先機

台灣癌症發生率在全球排名第十位,已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41年,其中肺癌堪稱頭號殺手,致死率已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每年有超過1萬人死於肺癌,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也都是肺癌。

閱讀更多

頭暈目眩、肢體無力、口齒不清!多發性硬化症警訊與治療策略,神經科醫師圖文解析

tCol 2023-06-21

照護線上

頭暈目眩、肢體無力、口齒不清!多發性硬化症警訊與治療策略,神經科醫師圖文解析

「可能睡一覺醒來,就突然變得視力模糊、肢體無力、手腳發麻,讓人沒辦法正常上班、上課,生活大受影響。你可以想像,多發性硬化症會對患者造成多麼大的心理壓力!」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張國軒醫師指出,「幸好現在已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能夠減少復發的機會,將病情控制得很穩定。只要和醫師好好配合,便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