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冥想

顯示第 51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22

最念念不忘的,是已開始而還未完成的事!蔡加尼克效應:邁出第一步,就沒什麼能阻止我們走下去

tCol 2022-03-23

張文成

最念念不忘的,是已開始而還未完成的事!蔡加尼克效應:邁出第一步,就沒什麼能阻止我們走下去

二十世紀二○年代,蘇聯心理學家布盧瑪.蔡加尼克(Bluma Zeigarni)做了一項有關記憶的實驗,她讓被試者做二十二件簡單的工作,這些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大致上相等,一般為幾分鐘。這二十二件工作被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是允許被做完的,而另一組在沒有做完時就受到阻止。

閱讀更多

「我的肺臟布滿密密麻麻的小芝麻」... 肝癌開刀後3個月發現轉移,北醫教授癌後倖存的3個忠告

tCol 2022-03-08

黃惠如

「我的肺臟布滿密密麻麻的小芝麻」... 肝癌開刀後3個月發現轉移,北醫教授癌後倖存的3個忠告

「我的老師說有重大疾病的人身上有股味道,」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韓柏檉已過世的妻子張幼香在他們合著的《排毒舒食盛宴》中,回憶韓柏檉罹癌的過程。

閱讀更多

發脾氣的人,即使爭贏也是輸!人生極其短暫寶貴,時間還要浪費他人引發的怒火上嗎

tCol 2022-03-07

沈熙正

發脾氣的人,即使爭贏也是輸!人生極其短暫寶貴,時間還要浪費他人引發的怒火上嗎

希臘神話中,薛西弗斯因得罪了神,遭處罰把巨石推上山頂。可是當他用盡全力把巨石推到山頂後,巨石又滾到山下。薛西弗斯不得不拖著疲累不堪的身體再次走到山下,重新推起巨石。只要薛西弗斯還活著,他就必須永無止境地持續這項勞動,真的相當荒唐。

閱讀更多

常出現疲勞、失眠、焦慮?掌控3個步驟放鬆身心,讓自律神經回歸正常,找回一夜好眠

tCol 2022-03-02

蓓兒・帕瓦

常出現疲勞、失眠、焦慮?掌控3個步驟放鬆身心,讓自律神經回歸正常,找回一夜好眠

從班森教授身上學到的放鬆反應法(腹式呼吸、肌肉放鬆技巧以及反覆念誦某個字詞),再加上我對正念減壓療法的研究,我研發出一套獨特的深呼吸技巧。我成功地在自己以及患者身上證明它的成效。

閱讀更多

生活再忙也別忘留空間給自己!你需要一個週末處方,擺脫憂鬱讓「心靈重開機」

tCol 2022-02-11

卡特里娜・翁斯塔

生活再忙也別忘留空間給自己!你需要一個週末處方,擺脫憂鬱讓「心靈重開機」

根據《紐約時報》「週日你在做什麼」的專欄,每個人星期天都在健身。對於這個每週一次的專欄,我可是又愛又恨呀!至於我週日都在做些什麼呢?當然包括一字不漏地看完這篇專欄。

閱讀更多

情緒壓力大腸胃易作怪,避免發炎性腸道疾病!出現常見4症狀要當心留意

tCol 2022-01-28

蓓兒・帕瓦

情緒壓力大腸胃易作怪,避免發炎性腸道疾病!出現常見4症狀要當心留意

你是否有上台演說的經驗?在開場前,是否會突然想上廁所?這種現象很常見,畢竟壓力會影響腸道功能。心裡感到「七上八下」,或是發現有哪邊不對勁,人就會焦慮起來,急著要去上廁所。這種迫切感就是戰或逃的反應正在對腸道發揮作用!每一個人都出現過類似這樣窘境,被突如其來的壓力嚇到,不過腸子會立刻回復正常。然而,壓力持續太久的話,腸道就會發炎,進而導致相關的疾病出現。

閱讀更多

培養健康習慣,5秒內動起來才有用!簡單5步驟排出生活優先順序、為自己重新充電

tCol 2022-01-22

蓓兒・帕瓦

培養健康習慣,5秒內動起來才有用!簡單5步驟排出生活優先順序、為自己重新充電

針對絕大多數健康的成年人,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建議,每週至少進行一百五十分鐘的適度有氧運動,或者每週七十五分鐘的激烈有氧運動。這兩種強度的活動可以交錯安排。

閱讀更多

焦慮失眠、生活失序...用「BMW自療法」7步驟擺脫慢性壓力,重返理想健康狀態

tCol 2022-01-12

蓓兒・帕瓦

焦慮失眠、生活失序...用「BMW自療法」7步驟擺脫慢性壓力,重返理想健康狀態

為了達到最理想的健康狀態,治癒疼痛以及減低焦慮與疲倦感,我們必須學著管控慢性壓力。為了我自己以及患者們,我發展出這套重組健康工具箱,用來幫助大家,找出各項症狀與心理和情緒的關係。你還能用它們來整合所有的身體系統,運用心靈、大腦和身體連結原則去開創最理想的健康人生。

閱讀更多

培養健康習慣,讓人生更快樂!每天5分鐘,善用有氧運動的5大好處,保持健康不衰老

tCol 2022-01-06

蓓兒・帕瓦

培養健康習慣,讓人生更快樂!每天5分鐘,善用有氧運動的5大好處,保持健康不衰老

培養運動習慣的理由大家都知道:保持健康、減輕體重以及預防疾病。問題在於,它為什麼能帶來這麼多的好處?

閱讀更多

多虧副業,不再為謀生強迫自己將就!現在,我變成將工作視為自我實現的方法之一

tCol 2021-12-03

柳韓彬

多虧副業,不再為謀生強迫自己將就!現在,我變成將工作視為自我實現的方法之一

每天在公司和家庭之間穿梭,終於迎來周末,但不知為何放假日過得好快,只要到了周日晚上,就開始有種快要進入周一症候群的憂鬱感。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