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8
吳淡如
期待著外在世界與他人都完美的配合著我們,如同活在不現實的夢境中。常常把自己的問題推給別人,是多數人無法成長的問題。心理學曾經有這樣的研究:一個人成功,都覺得是自己成功的,往自己找原因,也就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失敗,都覺得是外在原因造成的。
閱讀更多
2024-03-26
林維信
阿強是個一生氣就容易暴走的少年。據老師轉述,只要他跟同學發生口角,他就會想打對方,而通常那時他已經氣瘋了,即使老師出面喝止也沒用。阿強曾經因為出手過重,把同學的眼鏡打碎。碎裂的眼鏡割傷同學的眼角,對方家長揚言要提告。
閱讀更多
2024-03-26
唯泰老師聊股事 / 陳唯泰
話說上週回中壢,跟老爹老媽吃飯,免不了要聊一下最近的股市。
閱讀更多
2024-03-25
林暐鈞
52歲的親職作家尚瑞君,33歲生下大兒子,二兒子則在2年後誕生,時間一眨眼過去,昔日的小男孩已經長成大學生,老大祐亨更在錄取台、清、交3頂大的熱門科系後,與媽媽聯袂寫書,紀錄母子相偕走過中學階段,在「教養」與「升學」之路的迷惘與探索。
閱讀更多
2024-03-25
數位內容部整理
資深歌手、創作人鄭華娟傳出3/21在德國離世,享壽61歲。滾石唱片在臉書官網證實,鄭華娟的後事目前已有德國親友細心處理。鄭華娟長達近40年創作生涯累積近300首詞曲作品,密集多產展現過人的天賦才華,包括陶晶瑩《太委屈》、張清芳《加州陽光》、《Men's Talk》、優客李林《多情種》、林志炫《蒙娜麗莎的眼淚》、潘越雲《謝謝你曾經愛我》、陳淑華《聰明糊塗心》等都出自她之手。她在中廣青春網主持的「Music Box 音樂盒」,也是不少人在求學過程中必聽的廣播節目之一。
閱讀更多
2024-03-22
林靜君談心室
再好的事情,都有光明與黑暗兩面。你的蜜糖,是她的毒藥,每個人的期待、觀點、信念可能完全相反,要在團體裡取得每個人絕對地滿意,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本來比較迎合傾向討好性格的人,要特別注意別陷入「要討每個人喜愛」的陷阱。
閱讀更多
2024-03-21
彭蕙珍
央行週四(3/21)召開2024年首季理監事會議,利率再調升半碼,連同本次升息週期,此次為第6度升息,讓房貸族的負擔進一步增加。以貸款1000萬元30年期試算,房貸利率2.06%,本息平均攤還本來每月金額3萬7263元,升息半碼過後,房貸利率2.185%試算,則每月償還金額增加到3萬7894元,月還款多631元,每年多繳7572元。若以6次升息來計算,每月增加房貸金額高達13638元,一年則是要增加163656元,累積升息所額外增添的負擔相當驚人。不過,在信用管制部分維持現狀,讓原本憂心央行跟進財政部下修豪宅線,恐衝擊房屋貸款的預售屋買家,得以暫時鬆一口氣。
閱讀更多
2024-03-21
林維信
小婷因為情緒憂鬱而接受輔導。「你覺得這個家有誰是在乎你的?」「沒有。我爸媽他們比較愛哥哥。哥哥成績比較好。」「你從哪裡覺得爸媽偏愛哥哥?」「週末他們會問哥哥要不要去夜市,都不會問我。有時候還會買他喜歡吃的東西。」「那你想去夜市嗎?」「有時候我想去啊,可是他們沒問我,我就不想講,反正他們跟哥哥去就好。」「你希望他們是主動來問你的,那種感覺不一樣?」「對,不一樣。為什麼先問哥哥,而不問我呢?如果要我去講,好像是我硬要跟去,我就不想去了。」「你想去,但不願意跟著去的時候,你就待在家嗎?待在家做什麼?」「待在家,什麼也不能做。我覺得難過,為什麼我是一個人……」後來,我有機會跟小婷的媽媽談話,我向媽媽確認小婷所提的夜市一事。「我有問她啊。」媽媽有點喊冤地說。「但她常常沒有明確回答。我在樓下喊一喊,沒聽到答案,我就去問哥哥。哥哥說好,我們就去夜市了。」「她說妳會買哥哥喜歡吃的東西,但沒有買她的?」「我有啊,但買了,她又說她不喜歡,吃沒幾口就回房間,剩下很多,我們只好吃掉。之後我就不太敢買啊,怕買了,她又不吃……」
閱讀更多
2024-03-18
彭菊仙
某個早上去B 1丟回收垃圾,遇到鄰居一位8、90歲的老媽媽,提著一大袋要回收的舊衣服進電梯。原本個頭就很嬌小的她,氣喘吁吁,佝僂著背,顯得更矮小了!一進電梯,她立即把衣服扔在地上,捶著背,唉嘆了一口氣,感覺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我禮貌打聲招呼:「×媽媽好,您真厲害,您幾歲了啊?怎麼還提得動這麼一大包回收垃圾呢?」
閱讀更多
2024-03-18
吳淡如
我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經濟學上最對我最有用的名詞,也是最簡單的名詞,叫做「沉沒成本」。心理學上,有所謂「沉沒成本的偏誤」,也就是人們太在意過去發生的事情,把已經不可能挽回的損失當成重要的成本來計算。 舉個例子來說,今年你賣股票賺了錢,卻一點也沒開心感,你想的是過去十年其實你賠的比現在賺的多。又或者,明明你現在過得挺好,偏偏一直要緬懷曾經的不幸。
閱讀更多
26/ 30
第 26頁,共 30頁